快訊

這病房不是等死的地方!完成四道人生 他如願當醫師的老師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好好過每一天的好地方」安寧緩和病人家屬陳女士肯定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的服務,讓病人與全家人在24小時內翻轉印象,從抗拒到安定情緒,進而思考生命方向。感恩先生最終圓滿「大體老師」心願,沒有遺憾的離開人間。

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大體老師圖/台中慈院提供

▲醫院志工恭敬合十,送陳先生去花蓮當大體老師。(圖/台中慈院提供)

59歲的陳先生去年五月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隨病情惡化,醫療已到極限,如何面對生命的終點,成為他與家人的人生課題。血液腫瘤科醫師黃冠博曾建議到心蓮病房控制症狀,但陳先生還想拚下去,不想到「等死的地方」;陳太太捨不得先生痛苦,卻深怕幫先生做錯選擇。他們進入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的第一天愁眉不展。

但親身體驗心蓮病房的照護過程,陳先生夫妻在24小時內完全翻轉對安寧病房的印象。陳太太說,家庭醫學科醫師蔡恩霖仔細說明疾病狀態與照顧方式,「不讓輸血及藥物加重身體負擔,控制末期病人症狀,讓身體所剩的的能量,節省使用」,「節省使用」這句話讓夫妻倆安心一大半,也更清楚未來的醫療方向。

護理人員明白家屬往往承受更大的壓力,有時比病人更需要關懷照顧,逐一解答陳太太疑問,也打開心結。陳太太表示,護理師在夜間入睡前叮嚀:「我們晚上都會常來巡病人,請您安心的睡,放心將他交給我們」,這句話讓他安心入眠,次日跟同仁道謝:「我好久沒有這麼放鬆的睡個好覺!」

陳先生住院近兩個月,想回家陪爸爸過父親節。蔡醫師評估後同意陳先生請假。返家前,護理師、照服員與志工幫陳先生泡個舒服澡,陳先生把心中滿滿的感恩跟太太分享:「以前我當志工幫忙病人『浴佛』(洗澡),沒有想到自己也被『浴佛』,這是很殊勝的待遇!」

團隊同仁也引導陳先生一一和家人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四道人生。陳先生透過影片向黃冠博醫師道謝:「治療期間,黃醫師戰戰兢兢不離不棄,不只是醫師也是心靈的導師,是我人生最大的禮物。」他也更確定人生的方向:「年輕時希望能當老師,只不過那時家境不允許,沒有機會如願,死後最大的心願是成為『大體老師』。」心蓮病房護理長黃美玲指出,「大體老師」是當醫師的老師,生前立下同意書,往生時符合條件願意捨身,利益醫學生瞭解人體構造,也是慈濟人心目中的「無語良師」。

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大體老師圖/台中慈院提供

▲心蓮病房護理長黃美玲(右)記錄陳先生從不安到接受安寧治療心情。(圖/台中慈院提供)

陳先生病情穩定後返家住了六天,父母支持他當大體老師的心願,並在兒孫圍繞下安享天倫之樂。臨終癥兆出現後返院,陳先生安詳往生,在志工助念聲中與家人一一道別,專車前往花蓮圓滿大體老師願望。陳太太感恩安寧團隊付出,他表示,「病人走得安詳,沒有罣礙,證明家人當初的選擇是對的。終於瞭解心蓮病房不是等死的地方,反而讓我們過得更充實快樂!」

蔡恩霖醫師在安寧團隊多年,他指出,醫療每個階段有不一樣的目標,通常來到安寧病房的病人,身體已打過美好的一仗,團隊受的訓練是提供陪伴與舒適的照護,讓身體在最後得到最好的放鬆,啟動身體自我療癒過程,當身體得到舒適後,會回到心靈層次,達到一定的放鬆,體會到跟疾病和平共處的平靜,家人就能放下,思考怎樣才能不留遺憾。

「安寧病房的意義是讓病人和家屬生死兩相安,了無遺憾。」黃美玲護理長說,一般人都擔心臨終前的痛苦過程,安寧團隊透過症狀控制,安排每日的活動,讓病人舒服過好每一天是「善生」,向親人四道人生,好好說再見是「善別」,最重要是積極面對來生,能夠善終無遺憾。

台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大體老師圖/台中慈院提供

▲心蓮病房護理師們合十跟陳先生道別。(圖/台中慈院提供)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