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用血自己捐 各國出招解高齡用血難題

銀色風暴席捲全球,逐年攀升的用血量成各國共同難題,有國家放寬捐血年齡上限、以老血補新血,有的則要求患者定期捐血、替自己的手術儲備血液,台灣近期也提出因應對策。

用血量,高齡化社會,捐血,解決,用血難題(圖/資料照)

▲銀色風暴席捲全球,逐年攀升的用血量成各國共同難題,有國家放寬捐血年齡上限、以老血補新血,有的則要求患者定期捐血、替自己的手術儲備血液,台灣近期也提出因應對策。(圖/資料照)

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日前發表在「台灣醫界雜誌」的文章中指出,隨人口結構改變、捐血年齡又有上限的情況下,預計2030年可捐血人口將減少190萬人,65歲以上人口將增加超過210萬人。

根據台灣規定,65歲以上高齡族群多數都不能捐血,輸血量又相當大,未來可能面臨血源短缺問題,同樣的問題不只發生在台灣,英國、德國、荷蘭、加拿大、日本等先進國家提出的報告中都指向相同問題,提高捐血年齡上限成為許多國家的選項之一。

侯勝茂表示,近年許多探討高齡捐血安全性且高齡樣本數超過萬人的研究指出,高齡者的不適反應發生率比年輕族群低,其他相關研究也證實,捐血對無症狀健康高齡者的心肺功能沒有負面影響,而且高齡捐血者更是輸血傳播病原風險最低的血源,因此許多國家陸續推動提高規律捐血者年齡上限,甚至取消上限。

綜觀各國,美國早在1978年就取消65歲捐血年齡上限,66歲以上高齡者若要捐血也不需經醫師同意,加拿大、英國2004年起接連取消捐血者年齡上限;行事作風審慎的德國在進行大型前瞻研究,證實高齡規律捐血者安全性沒有問題之後,2010年起取消捐血年齡上限,2年後68歲以上的捐血者貢獻了4.2%血量。

不過,像是日本、新加坡、澳洲、紐西蘭、荷蘭、瑞士、奧地利等國家,即便在年齡上有所放寬,對象仍以規律捐血者為限,對於是否要提出健檢報告或由醫師評估才可捐血,各國規定略有不同。

有趣的是,除了提高捐血者年齡上限,也有國家提出其他解決方案。血液基金會顧問醫師、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兼任主治醫師林東燦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像是荷蘭會在手術前幾週確認患者是否有貧血問題,提早替患者補鐵、改善貧血,每次手術可減少10%至20%輸血量。

英國則是推動「自體捐血」計畫,林東燦說,當患者確認要進行一項非緊急性的骨科手術時,每隔一陣子就定期回診捐血並補充鐵劑,儲備未來的手術用血,還能提高患者捐血意識,可望加入長期捐血人行列。

此外,也有少數國家將手術中的血液回收,經過特殊機器處理再回輸患者體內,但因成本過高、較難普及,由此可見各國為了解決高齡化帶來的用血難題所做的努力。

台灣血液基金會年底前也打算推行試辦計畫,鬆綁65至70歲高齡者捐血條件,未來有捐血習慣的高齡族群,每年僅需由醫師評估1次,省去每次捐血前都得評估的麻煩,並將男性全年捐血次數從3次放寬至4次,試辦1到2年確認沒有特殊或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發生,可望進一步放寬捐血年齡上限、捐血量等相關規定。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