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尖石後山人的心危機 靠遠距照護破解

65歲的阿棟‧優帕司久居新竹尖石後山,他5年前中風,追溯原因,與偏鄉醫療困境、慢性病難追蹤、服藥難穩定有關。馬偕醫院首創心臟遠距照護,幫部落族人護心。

新竹縣,尖石鄉,醫療資源,匱乏,生存危機(圖/中央社)

▲台北馬偕醫院在新竹尖石後山部落首創心臟專科遠距醫療,只要配戴穿戴式裝置10秒鐘,就能以遠距即時監測、判讀心臟狀況。(圖/中央社)

尖石鄉是新竹縣面積最大的鄉鎮,面積有527.5平方公里,約是台北市2倍大。這裡有聞名全台的鎮西堡和司馬庫斯神木群,每年吸引不少遊客前來享受明媚風光。

但當地醫療資源匱乏,是族人心中難言的無奈。距離尖石鄉最近的醫院,車程需時1.5至2小時,從司馬庫斯部落下山更需耗時3至4小時車程。崎嶇山路裡,隱藏的是族人的生存危機。

馬偕紀念醫院在後山的秀巒衛生室派駐家庭醫學科醫師和3名護理人員,一肩挑起數千人的醫療服務。除提供門診,也有24小時急診與急症救護、後送。假日還有不同科別的巡迴醫療,但比起平地,資源擴充還有很大的空間。

新竹縣,尖石鄉,醫療資源,匱乏,生存危機(圖/中央社)

▲馬偕醫院醫療團近日到新竹尖石進行大型醫療衛教服務,心臟內科醫師洪大川(白袍者)為中風患者阿棟‧優帕司(右)看診。(圖/中央社)

阿棟‧優帕司曾是鎮西堡教會的牧師,他熱衷原住民文化保留,致力於母語傳承,是族人可靠的夥伴。他雖有高血壓、心律不整病史,長期服藥控制,這類慢性病如果妥善追蹤、穩定回診,不致造成生命重大威脅,但每次下山就醫都很折騰。

阿棟‧優帕司的太太葛細‧阿拉亞受訪時說,鎮西堡聯外每天只有一班公車,他們夫妻一早6時起床、出門,得先搭公車到鄉公所,再轉搭另一班公車到新竹竹東,過一夜後再到台北就醫。在台北看完診也無車再回鎮西堡,只好又在竹東過一夜,等同看一次病,得花掉3天。

就醫不方便是族人普遍的困境,尤其沒有私人交通工具者,常被迫放棄就醫,導致無藥可吃或因病情疏於追蹤而無法切合身體需求,調整藥物劑量或換藥。

5年前,阿棟‧優帕司有一陣子藥吃完了、不方便去拿,加上那段時間壓力大,腦中風隨之而來,身體一側明顯受影響,需長期復健療傷。

葛細‧阿拉亞回想起先生病發的那一天,心存感激的說:「幸好發病時人在山下」,若事發在鎮西堡的家中,光叫救護車送下山就要3到4小時,根本來不及救。

根據馬偕醫院統計,最近3年尖石鄉居民的前2大死因,分別是腦血管疾病及心臟疾病。105年到今年8月,原發姓高血壓都排名尖石鄉10大疾病第二位,其他常見的疾病還有肌肉痛、齲齒、高血脂症、痛風等。

為了給部落族人更好的醫療照顧,台北馬偕醫院首創心臟專科遠距醫療,民眾只要配戴穿戴式裝置10秒鐘,就能以遠距心音心電同軸分析檢測技術,即時監測病患心臟數據,有利山下心臟內科專科醫師協助診斷及治療。

新竹縣,尖石鄉,醫療資源,匱乏,生存危機(圖/中央社)

▲前鎮西堡教會牧師阿棟‧優帕司(左2)5年前中風,他的太太葛細‧阿拉亞(左3)慶幸病發時人在山下,若在山上,可能救不回來。(圖/中央社)

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大川受訪時表示, 腦中風的發生率與公共衛生教育普及有顯著關連,尖石後山較大的問題是民眾較沒有生活保健認知,且資訊取得也不容易。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要靠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及定時量血壓等控制,但洪大川說,部落族人普遍吃比較鹹、愛沾醬、愛喝湯,且高血壓、心律不整等疾病並沒有明顯症狀。若族人沒有感覺不適,卻要他們自動自發每天量血壓或做其他健康管理手段,相對不容易。

洪大川說,加上山上就醫困難,病人容易得過且過,常常「有藥就吃、沒藥就停」,也疏忽追蹤、回診,往往一種藥吃到底,不太根據病情調整藥物,就會增加中風、急性心臟疾病或猝死的風險。

透過心臟遠距醫療,洪大川表示,可協助偵測心臟節率,釐清病人有沒有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傳導障礙等,這些都是容易中風的危險因子;另也可做心臟功能監測,相對於傳統使用心臟超音波,遠距設備直接用數字呈現檢查結果,方便判讀及大量篩檢,使用的專業門檻也較低,有助及時監測、追蹤,也有利疾病治療和控制。

馬偕醫院日前在鎮西堡進行大型健康宣導活動,首度啟用心臟專科遠距醫療。遠距照護中心副主任陳盈如表示,啟用首日就做了10餘名個案,其中有約1/3有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問題,且有2人是新發個案,其中一人年僅40歲,也協助提供後續就醫資訊。

45歲的族人宋衛民也是心臟遠距醫療首波試用者。他表示,他從小到大都在山上生活,生病了多半就是買成藥吃,不會去醫院。這是他人生第一次有機會做心臟檢查,幸好檢查結果非常健康,讓他很高興。

陳盈如表示,目前心臟遠距醫療程式還沒完備,預計年底以前會將設備放置在秀巒衛生室,並指導醫師、護理師使用,屆時就能投入偏鄉篩檢工作,守護族人的「心」。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