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主體工程三度流標,交通部認定造型雖亮眼卻太繁複,且預算難支應,要求變更設計。桃機公司18日將首度提初步檢討報告,外型擬取消波浪屋頂與玻璃天窗。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由知名英國團隊設計,特別融入台灣傳統屋頂瓦片、壯麗山脈稜線、海洋波浪及雲海等意象。第三航廈周邊工程已進行,主體工程卻流標3次。(圖/翻攝自www.taoyuan-airport.com)
桃機第三航廈是台灣繼十大建設後,最大單一公共建築,經由國際競圖得標的設計者是知名英國設計團隊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設計融入台灣傳統屋頂瓦片、壯麗山脈稜線、海洋波浪及雲海等意象。
照原本的設計,波浪造型的屋頂、大面積的玻璃天窗及天花板上懸吊數萬朵具吸音效果的花瓣鋁管,都是讓人驚艷的亮點,外界也期待第三航廈能成為國際上的標竿機場,同時解決目前桃機擁擠的情形。
不過,今年新改組的桃機團隊發現,先前預算管控不當,讓桃機第三航廈的興建陷入困境,主體工程三度流標後,決定必須捨驚艷亮點,朝實用設計修正。
交通部長林佳龍8月要求桃機第三航廈在不增加預算下修改設計,否則不排除解約。
桃機公司與設計團隊經過兩個月的溝通,18日將首度向林佳龍報告最新進度。
根據桃機公司與設計團隊初步達成的共識,波浪造型屋頂將改平頂,取消玻璃天窗,玻璃帷幕厚度減少。
至於原先13萬朵懸吊的天花,後來設計團隊評估只需9萬朵,但桃機公司仍認為未來維修不易,希望也改設計;不過,設計團隊堅持保留設計元素,桃機公司朝再減量溝通。
今年初第三航廈才獲行政院同意增加約新台幣42億元預算,從746.89億元增至789億元,其中主體工程經費占最多,約440億元。
今年初新修正的第三航廈完工期,從2020年底延至2023年底,2024年初試營運;不過,目前看來已無法達成,至於未來的修正計畫,需等變更設計完成後才能進一步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