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過去中國利用土圭和日晷來測試影子長度,將每年日影最長的那天定為「冬至」,最短的那天定為「夏至」。當時發現春秋兩季各有一日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分別設為「春分」與「秋分」,後來逐漸發展為二十四節氣。漢武帝時,落下閎將節氣編入《太初歷》,正式將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確定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落下閎將二十四節氣編入《太初歷》(圖/寶島神很大)
冬天有兩大重要的節氣,分別是立冬與冬至。兩者容易搞混,立冬為先,在新曆11月8日前後,冬至為後,在新曆12月。「斗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斗指乾意思是太陽位於黃經225度,立冬的「冬」字帶有「終」的意思,冬天來臨了,農業要休耕,萬物都將休息,開始養精蓄銳為來年做準備。
▲節氣與太陽的角度息息相關(圖/寶島神很大)
中國過去是一個依賴農業的國家,二十四節氣的出現便是反映氣候的變遷與相應的自然變化,以此引導農業的生產。二十四節氣中有所謂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及立冬。
▲古人用圭表來觀察太陽的變化(圖/寶島神很大)
過去皇帝具天之子的身分,肩負溝通天與人的使命。因此,每逢「四立」之時,天子需保持身心清淨虔誠,並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接四立到來。天子提前三天開始淨心,要沐浴更衣,還不能飲酒、吃葷,甚至不能與妻妾同寢。不同的季節迎接的位置也有差別,像是立冬是在北郊迎接,而立春、立夏、立秋則分別是在東、南、西郊。
從天子迎立冬的傳統中,可以看出立冬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氣候的改變上,立冬有三侯:「一侯水始冰;二侯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立冬當天水開始結冰,五天後,大地表層會開始凍結,再過五日,野雞便會消失不見,但同時會在海邊看到外殼與野雞如出一轍的大蛤。所以過去人們認為野雞會在此時化成大蛤。
立冬氣候的轉變與影響衍伸出許多的俚語,因為中國土地面積龐大,因此俚語也具有不同地區的差別,比如閩南地區便有「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氣」,或是江西的「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干」,還有南方的「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等,表示南方的人們喜歡在立冬時種豌豆,因為立冬時南方的氣候正好適合種植豌豆。
或是總結過去的經驗,預測立冬的天氣對今年冬天與來年的影響,比如「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表示立冬這天如果是晴天,那今年冬天多是晴天;如果是雨天,那今年冬天多是雨天。
▲立冬時須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的暖和(圖/三立新聞網)
此外,為了配合天氣來調整身體與行動,也衍伸出下列二個說法:一、外出活動盡量在日出到日落中間,立冬後必須穿著保暖,以防感冒,但衣著不可過厚,出汗太多也容易導致毛孔開泄,藏不住陽氣,而寒氣易入侵。二、「冬不藏精,春必瘟病。」,表示如果不在冬天好好補身體,便會難以應付來年所需的熱量。(石如玉報導)
▲立冬時可以好好的補身體(圖/三立新聞網)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30三立台灣台29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