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慈濟內湖開發案歷經住戶、環團抗爭將近20年,包括要不要環評,北市府目前都還無法認定,最根本問題也是住戶跟環團主張這片位於大湖公園北面的地塊是「保護區」,本來就不能開發,而且是有潛在順向坡的集水區,開發後遭遇颱風大雨來襲,恐怕步上林肯大郡後塵。
慈濟主張1996年買下這塊地已是有部分地被填水泥蓋鐵皮的「破壞區」,慈濟只是在修復生態。但在2005年以「社會福利用地」向北市府申請變更成功,儘管承諾不會開發到山坡,也會做好水土保持、綠美化,不過,開發保護區的正當性,還是引發諸多爭議。
緊臨大湖公園旁的空地蓋了好幾排鐵皮屋,土地被填上大片鋼筋水泥,位處保護區早在30年前慘遭前任地主破壞,也就是慈濟人口中的「破壞區」,1997年慈濟買下規劃開發成有10層樓高的環保志工大樓、綜合社福、環保跟生態的園區,2005年更將保護區以社會福利用地名義申請都市計劃變更,引發爭議。
保護區守護聯盟理事長李日進:「被非法填土之後慈濟稱為破壞區,這是自己自創的名詞,既然已經被破壞的保護區,就更應該保護它。」
反對開發的保護區守護聯盟理事長李日進,跟當地民眾以及環團長期抗爭,因為慈濟這塊內湖基地佔地大約16公頃,園區規劃分成北基地南基地,開發面積約4.48公頃,地處山坡地集水區還有潛在順向坡,屬於環境敏感地帶,住戶就怕開發破壞生態,遇到大雨風災,可能重演林肯大郡悲劇。
保護區守護聯盟理事長李日進:「一個集洪滯洪的地方,有順向坡以及礦坑舊址,所有敏感的(水體地質)條件,全部集中在溝谷這個地方。」
因為園區基地過去一向扮演疏洪功能,有鑒於前任地主填水泥後,1997年溫妮颱風、2001年納利風災,無法舒緩暴漲的基隆河水跟湖水奪走五條人命,慈濟承諾園區將會做好水土保持,但住戶難以承受開發釀成重災的風險堅決反對。
慈濟也積極主張保護區變更成功,若北市府不讓開發有違誠信,但反對者認為,慈濟以社福用地明目,都市計畫法變更根本於法不符,環評方面也沒有共識;慈濟主張總開發面積不足五公頃不需環評,反對者則認為應該採嚴格標準,基地中山坡地超過一公頃就應該環評,目前還得等北市府說話。
如同反對者主張任何形式的開發都對土地、住戶形成二度傷害,慈濟強調開發案是為了修復破壞區,維護生態的說法,跟反對者的認知還有很大落差。(整理:實習編輯王怡翔)
《 即時掌握最新後續發展,請按讚追蹤【三立新聞】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setnews
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爭議大!最新發展都在【釋昭慧槓柯P】專題報導:
http://www.setn.com/Klist.aspx?PageGroupID=1&ProjectID=685&PageTyp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