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今年6月成立,是否會與中國市場合作。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說,「不排斥任何市場」,但中國市場在表意自由和創作自由有很大限制,文策院則要強壯台灣產業生態系。
▲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丁曉菁(右)與院長胡晴舫(左)13日與媒體茶敘,談及兩人職掌分工。(圖/中央社)
文化內容策進院在今年6月成立,未來將執行管理新台幣100億元國發基金,作為支持台灣文化內容產業發展,包括影視、流行音樂、圖文出版、數位出版、ACG、時尚設計、藝術產業及文化科技應用等,將協助文化內容產業升級,為台灣品牌增值。
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文策院長胡晴舫今天中午也與媒體茶敘,媒體問及2人的職掌分工,丁曉菁表示,在決策權上的What to do(該做什麼),董事長因為要面對董事會,決策會由董事長拍板定案;至於How to do(如何做)、如何達到目標,則由院長率領一級主管團隊執行、運作。
不過丁曉菁也提到,文策院仍是新創的組織,過程中她與胡晴舫的專業相互補,時常會給予彼此在經驗上的意見交換,提供不同觀看事情的角度。
胡晴舫在20幾歲時離開台灣到香港工作,並進入香港創投公司的事業開發部門,擬定、評估並執行部分新項目,之後為上市公司媒體集團延攬,成為雜誌部門總監,負責研發商機,媒合各界合作。
胡晴舫表示,加入文策院團隊後,可以協助文化人說服投資方,「投資台灣IP、文化事業,就跟投資餅乾工廠一樣,是可以有回收的」。
在場有媒體問及,未來是否會協助台灣文化內容與中國OTT平台合作。胡晴舫說,「地表上有商機的地方,我們都會去」,並提到70年代有許多台灣人一句英文都不會講,拿著一只007手提箱就往世界各地走,「我覺得我身上有這樣的血,台灣人會繼續發展這樣的精神」。
丁曉菁表示,台灣內容業者都往全世界去,不會排斥任何市場。尤其中國市場也是內容產業業者的重要市場,但近年來中國市場對表意自由和創作自由有很大的限制,「文策院成立後,很重要的任務是透過自由市場的邏輯,讓台灣產業生態系健全、成長,也保護我們內容產業業者最基本的表意自由,並免於恐懼的自由,可以好好創作、好好做生意」。
如果有中國資金要投入台灣內容產業,是否會受限制。丁曉菁也表示,文策院拿的是國發基金,依照台灣的兩岸關係人民條例,「中國大陸是不能投資台灣的文化產業」,文策院會依照台灣的法令。
胡晴舫表示,「文策院會以開放的態度,追求自由市場的腳步」,不希望創作者或是文創業者,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販賣商品。
丁曉菁說,台灣有很多很棒的文化內容,但卻不太會行銷自己,文策院成立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會協助產業對外的全球行銷。未來會有關台灣品牌、產業形象的對外行銷工作,會再與文化部權責劃分。
胡晴舫表示,文策院把任何可能到國際交流的機會,都視為一種商展,並且是推展台灣IP的機會,文策院要把說故事的技巧提升,讓世界對台灣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