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提琴家馬友友展開「巴哈計畫」,帶著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走訪全球36座城市,台北也將成36站之一,2020年3月以巴哈樂音展開與台灣的文化對話。
主辦單位牛耳藝術表示,馬友友過去帶著巴哈計畫走過祕魯金字塔、希臘雅典衛城與兩韓邊界等,進行不同領域不同文化的深度交流。馬友友也確定明年台灣行,將在台北舉行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音樂會,一口氣演完6首全本。
▲大提琴家馬友友過去帶著巴哈計畫走過祕魯金字塔、希臘雅典衛城與兩韓邊界等,進行不同領域不同文化的深度交流。(圖/牛耳藝術提供)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被譽為是大提琴家的聖經,馬友友第一次錄音是在他20多歲時,第二次是40多歲,第三次錄音則是在年過60之後,「人生在不同階段對這套組曲會有不同體悟。」馬友友表示,這套組曲具有雙重性格,他在朋友的婚禮上可以演奏,在朋友的喪禮上也可以演出,「無論是哪一個場合,都不會有違和感。」
馬友友表示,這套組曲乍聽是德國巴洛克音樂,但仔細理解之後,可以看見人類文化的傳播與移動。
馬友友舉例,比如這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裡的「薩拉邦德舞曲」,有人說這首樂曲源自瓜地馬拉或是墨西哥,但根據人類學的研究,「這首樂曲的元素是在12世紀時通過葡萄牙傳進西班牙。」除此之外,也有北非的摩洛哥人認為,這首樂曲元素之一是給女性跳的「貝都因舞」。
馬友友說,「薩拉邦德舞曲」從快節奏舞曲到高貴的慢舞,等於是一個從庶民社會到宮廷,以及政治、經濟、文化三者互通的證明,「光是這首舞曲就隱含了一條看不見的人類文化絲路,也展現了人類的有容乃大與相互理解。」
長達數十年的職業大提琴生涯,馬友友深信音樂可以跨越國家疆界,讓更多人相互理解,他先是發起了「絲路計畫」,成立了絲路合奏團,甚至把計畫延續成為青少年教育項目,在美國芝加哥等地往下扎根。馬友友表示,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他深信的價值之一,「因為美與藝術的力量可以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