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返還對沖繩居民所造成的身分認同造成矛盾,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今年將播映沖繩導演高嶺剛6部重要作品,盼透過影像重新反思,激起台灣在地元素加入影像創作的更多想像。
▲高嶺剛作品夢幻琉球曾拍攝台灣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5日公布焦點專題,將播映導演高嶺剛6部重要作品,其中1998年的作品「夢幻琉球」曾在台灣取景,並邀請歌手金門王(右)、李炳輝(中)等人客串演出。(圖/TIDF提供)
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繼之前公布今年競賽入圍名單後,今天再公布本屆影展的焦點專題,將重新回顧6部沖繩視覺藝術導演高嶺剛的重要作品。
高嶺剛為首名以沖繩語創作的電影導演,1948年出生沖繩石垣島的他,作品融入許多沖繩在地元素。高嶺剛於美軍統治之下的沖繩獲得獎學金赴京都修讀美術,並開始拍攝8mm電影。
美國在1972年放棄沖繩治理權,移交回日本政府,但在回歸日本後的沖繩,因夾處在曾為美國統治之下以及與日本民族的身分矛盾間,讓當地人陷入身世、身分認同的糾結。
高嶺剛當時還在日本京都留學,身分也因「沖繩返還」產生巨變,他深刻體會個人身分因政治變動而改變的處境,因此其作品開始圍繞著沖繩的身分認同拍攝,以影像試圖追溯故鄉再也回不去的風景,「沖繩返還」成為高嶺剛電影創作的恆久母題。
此次TIDF將放映的高嶺剛作品包括「親愛的照片君」(Dear Photograph (Sashingwa), 1973)、「沖繩夢囈」(Okinawan Dream Show, 1974)、「樂園幻景」(Paradise View, 1985)、「運玉義留」(Untamagiru, 1989)、「夢幻琉球」 (Tsuru-Henry, 1998)、「變魚路」 (Hengyoro, 2016)。
TIDF表示,沖繩在地緣、歷史與政治之上,與台灣相對接近,兩地同樣經歷殖民與身分認同的創傷,透過高嶺剛的電影作品,或許能激起民眾思索在地元素之於多元藝術形式的可能。高嶺剛也將於影展期間專程來台與觀眾座談交流,並邀請音樂家一起帶來精彩的「現場電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