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愛愛要小心!疾病管制署今(14)日發布新聞稿,呼籲民眾避免口陰交、肛交、肛吻等不安全性行為,因為疾管署統計發現,今年確診的29例本土桿菌型痢疾中,竟有8例不是透過食物媒介傳染,恐是透過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之類的性行為相互感染。
※延伸閱讀:18禁/幫男人口交是怎麼一回事?輕撫、挑逗、吞下去!
http://setn.com/ColumnNews.aspx?NewsID=50181
圖片來源:flickr-Christine Roth
「桿菌型痢疾」包括阿米巴痢疾、病毒性A型肝炎等等,屬於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發病時患者會拉肚子(其中約三分之一有水樣腹瀉),糞便中會出現血跡、黏液或膿,還會伴隨發燒、噁心、嘔吐、腹部絞痛及裏急後重(想拉拉不出的感覺)等症狀。
疾管局指出,這8名確診病患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4~26歲,他們沒有共通的餐飲、水源或公共場所紀錄,懷疑恐是透過性行為傳播染病;此外,國外文獻資料也顯示,同性、異性間的肛吻、肛交、口陰交等性行為,可能提高感染桿菌型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A型肝炎)的罹病風險。
疾管署建議民眾,盡量避免不安全性行為,或使用塑膠保鮮膜(食物保鮮用)作為口交隔絕物,進行適當的防護措施以避免感染,此外維持單一性伴侶、減少性伴侶數量、養成良好的飲食與個人衛生習慣,也是降低感染率的好方法。
◆疾管局新聞稿全文:
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迄今(4月14日)共計29例本土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其中排除21例為食媒性感染後,另8例無法排除係由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等性行為所感染,呼籲民眾應避免肛吻、肛交、口陰交等不安全性行為;或採取適當的防護,避免口腔與陰道或肛門的直接接觸。
疾管署疫調顯示,該8名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4至46歲之間,均無共通餐飲、水源或公共場所,懷疑與性行為傳播有關。疾管署提醒醫師,針對活躍年齡之男性族群出現腹瀉、血便或腹痛等症狀時,應審慎評估相關感染風險行為,適時進行通報並給予相關衛教,包含個案定時服藥及複診等,並衛教個案於痊癒後仍需避免發生性行為至少7天。
今年迄今共計64例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過去三年同期病例數:41, 43, 43例),其中35例為境外移入病例(過去三年同期病例數:35, 38, 38例),餘29例本土病例,高於過去三年同期本土確定病例數(6例、5例、5例)。
桿菌性痢疾之潛伏期為12至96小時(通常1至3天),有時長達1週。症狀包括程度不等的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痙攣及裏急後重(有便意,卻拉不出來)、血便及粘液便等症狀,但部分民眾呈無症狀帶菌者。桿菌性痢疾主要經由糞口傳染,直接或間接攝食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依據國外文獻資料顯示,經由同性或異性間肛吻、肛交、口陰交等性行為,可能提高感染桿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A型肝炎)等腸道疾病傳播之風險。(預防方法如附件)
疾管署提醒民眾,平日應養成良好之飲食及個人衛生習慣,維持單一性伴侶或減少性伴侶數量;避免肛吻、肛交、口陰交等不安全性行為,或採取適當的防護,避免口腔與陰道或肛門的直接接觸,如覆蓋食物的塑膠保鮮膜,可作為口交隔絕物,以避免感染;如發現身體有不適症狀時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