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台灣5G元年正式到來,頻譜競標作業從去年底開始,沸沸揚揚持續到年初,各業者為爭搶熱門頻譜,不惜投下重本,希望取得大頻寬,也讓台灣標金有如失速列車一路狂飆,創下世界第三高紀錄。就消費者而言,或許常聽到「頻寬」兩字,雖耳熟但未必能詳。
▲圖/翻攝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臉書
亞太電信今(6)天發出新聞稿,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以資深電信人經驗分享論點,探討「頻寬」數字背後的意涵。
▲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圖/亞太提供)
在5G商轉時,消費者考慮升級5G的因素,應該是希望享有穩定的網路涵蓋更勝於高速傳輸率。以目前台灣所標出的5G頻段屬中高頻,穿透力差,需更多的基站數量來補足涵蓋。在5G初期,若標得大頻寬,而基站數和密度不足, 那麼想像中5G的極速體驗,恐怕是空談。
頻譜是通訊技術應用的重要基礎,而「頻寬」是指能使用該頻譜的最大頻帶寬度,頻寬越大,理論上資料傳輸率愈快,但這並非唯一要件,業者基地台數量、基站佈點位置、基地台建設策略、單一基地台使用人數、終端設備規格等眾多變數的組合才是影響上網品質、用戶體驗的關鍵。
由韓國科學與資訊科技未來規畫部的數據顯示,南韓自去年初商轉至去年6月期間,5G基地台架設數量只有全國4G基地台的7%,且多數集中在首爾地區;台灣經濟研究院產業分析師郭明洲指出,南韓在5G初期也因基地台覆蓋率不足,而讓消費者無法感受到5G與4G訊號的差異。
▲圖/翻攝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臉書
探究5G先進國家商轉經驗,「覆蓋率」、「資費價格」還有「與4G的差異性」是消費者最在意的三大要素,據通訊市場調查結果報告,消費者最常使用行動上網的地點超過八成在室內,所以室內網路涵蓋相當重要,然而,以目前台灣所標出的5G頻段屬中高頻,穿透力差、覆蓋範圍較小,因此5G初期,穩定的網路涵蓋品質,比侷限在特定熱點的「單點高速」來的重要,否則60MHz、80MHz 、90MHz的頻寬終究只是數字,並非一般用戶在5G初期最想要的差異性。
韓國5G電信商,每家至少擁有80MHz以上大頻寬,開台後多打著「5G比4G快100倍」宣傳口號,但理論值與實際值網速卻有高度落差。據RootMetrics 2019年12月網路狀態調查指出,南韓5G平均速度僅500-900Mbps,距離5G標準的理論速度相去甚遠,且只有理論值的0.3到0.5。如果以目前台灣業者所標得的90MHz、80MHz、60MHz的頻寬來看,實際佈建完成後的平均速度均在誤差範圍內,也有可能取得頻寬少的業者在部分地區的平均速度會高於頻寬取得多的業者。由南韓的例子即可了解,「頻寬」大小與「網速」快慢並非成絕對正比。
▲圖/翻攝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臉書
「頻譜」是基礎,有了材料,後續是需要精心規劃、佈建和優化,如何架設網路更為重要。由於5G頻譜的穿透力較差,訊號隨距離遞減,因此更需建置更多基地台、佈建點位要更密集,並依據當地環境進行規劃設計,才是正確的建構方向。
擁有大頻寬的業者,理論上看似可提供用戶較快的上網速度頻寬,實際上卻未必如此,主要還是在於如何規劃基地台的建設,網速快慢與同一時間使用基地台的人數息息相關,尤其在尖峰時段,因使用的人數眾多,如果沒有足夠的基站,有再多的頻寬也無法解決網路塞車的問題。
另外據GSMA採計量經濟模型分析,自2010年起至2017年「頻譜價格對消費者的影響」的報告指出,頻譜取得成本過高是已開發國家減緩4G網路佈建和造成網路品質長期下降的主要原因。依過往頻譜釋照,4G時代政府分三次釋出,首次釋頻通常廝殺最激烈,總標金達1186.5億元,平均每MHz約4.39億元,接續第二次和第三次競標,各業者趨於冷靜,每MHz標金分別減少66.5%和50.5%。
▲圖/翻攝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臉書
在本次5G釋照後,未來2年政府也會再釋出頻譜,電信業者更應積蓄能量,思考其未來長期發展的通訊業務,隨著各階段的發展和用戶所需頻寬容量大小,再逐年擴充與更新設備的軟、硬體,而在5G初期,除了以合理且可以產生最大效益的資金比例取得適當足夠的頻譜外,更需要編列充裕的預算,提高網路涵蓋,進行網路優化,以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而在於中期繼續爭取性價比更好的頻譜,才是上策。
5G發展領先國家,如英國、德國、南韓、日本與中國大陸,即從政府端開始透過不同方式,鼓勵推動營運商進行通訊網路的共建共用,以利未來網路加速部署與廣覆蓋,另如英國電信業者O2及Vodafone即協議共用無線網路設備、共同建設;中國電信業者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利用共享基地台及5G頻率,共同推動5G網路;巴西、西班牙及澳洲電信業者則是共同協議合作基礎建設,其最終目的都是希望高效加速網路涵蓋,提供更好的服務。
▲圖/翻攝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臉書
當頻譜資源有限且因5G特性,需要大量網路建設投資、增加諸多電力耗費時,更重要的是要透過共頻共網,有效利用資源,減少重複投資,才能降低5G網路建設成本,高效實現5G網路覆蓋,增強網路服務競爭力;又站台與天線數量的減少,不但可以降低電力耗費亦可解除民眾對電磁波影響健康的疑慮、優化市容景觀,這對國家、社會還是雙方合作業者而言,都是多贏局面。
「頻譜」是電信基礎,是國家珍貴的資源,具高度經濟價值,政府頻譜政策也從過往的「管制」思維走向「管理」的模式,我國電信主管機關NCC在考量政策環境及社會民情,並推出先進的頻譜釋照作法,鼓勵業者共頻共網共建,推動共享基礎設施相關政策,提升業者經營效率,發揮頻譜資源的最大使用效益, 加速推動產業發展,實為業者之福,更是消費者之福。
▲圖/翻攝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臉書
▲圖/翻攝自亞太電信Gt智慧生活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