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現有的強10倍!中研院催生新冠病毒「蛋白酶抑制劑」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面對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各國卯足心力,希望儘快研發出快篩試劑、抗病藥物和疫苗!國內學研界今年2月由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召集學研單位參與COVID-19合作平台,也陸續發表如合成瑞德西韋、研發快篩抗體等振奮人心的消息。現在傳來另一個好消息,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員梁博煌在研發抗病毒新藥的任務再上層樓,在科技部與中研院長期經費支援下,從上百種化合物中,篩選出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抑制劑

▲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員梁博煌在科技部與中研院長期經費支援下,從上百種化合物中,篩選出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抑制劑。(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宜玲、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技師詹家琮及台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張淑媛(台灣第一位把新冠病毒分離出來的團隊)等團隊證實,這個強效的蛋白酶抑制劑可在體外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其中最好的抑制劑對比已知的抑制劑強10倍。在成為真正的抗COVID-19新藥之前,雖然尚需經過動物及人體實驗,但可在短時間內找到候選藥物已經顯示我國在面對病毒時,展現出短期緊急應變能力上的量能。

中研院指出,有關新冠肺炎新藥的研發,奠基於17年前SARS專案的研究,集合了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台大化學系教授方俊民團隊的藥物合成、梁博煌研究員團隊建立的表現純化與快速篩選抑制劑方法以及前副院長王惠鈞解析SARS蛋白酶與抑制劑的共結晶結構,再經過多年努力的才有成果。

中研院說,當年培育的博士生如今也投入抗COVID-19的研發團隊:如中興大學獸醫系副教授郭致榮(梁博煌的博士生)、中研院生化所任資深科學家李政忠(王惠鈞的博士生)以及中研院化學所助研究員謝俊結(方俊民的博士生),都快速投入表現純化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12個胺基酸異於SARS主要蛋白酶),並篩選出具強效的蛋白酶抑制劑,取得共結晶結構。

全世界對抗COVID-19新藥開發競爭激烈,台灣團隊研發的藥物將發展成抗新冠肺炎新藥。中研院強調,我國過去在抗SARS所投入的研發,在國際上競爭力很強,更證明了科技研究短期緊急應變與長期超前布署的潛質。在全世界目前治療上,依賴瑞德西韋、奎寧等非針對性藥物,中研院更期待近期成為針對性新藥的選項之一。

看更多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