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志鵬/臺北報導
路邊攤小吃是台灣人不管休假或平時的日常,吃久了變老顧客,反而跟老闆成為好朋友。這是臺灣人情味的一種展現。這張80年前的圓環小吃攤照片得來不易,樸實的老闆娘全神貫注舀美食,戴斗笠的男子吃的津津有味。
▲「萊卡李-李火增」將80年前的臺北圓環小吃美食停格成永恆。(圖/李政達收藏,左岸文化提供
)
珍貴的日治時期 臺北圓環小吃攤照片曝光
80多年前,大部份的網友都還沒出生,而在路邊攤吃小吃,是每個不同世代人的共同記憶。這張照片的地點在臺北市大同區的圓環,也就是在南京西路、寧夏路、跟重慶北路一段、重慶北路二段、天水路等4條道路的交叉處附近。攝影師是【萊卡李-李火增】。攝影時間大約在日治末期1938年~1942年之間。
舊圓環的人情味瞬間 永遠停格在黑白照片飄香
黑白照片中清楚看到,木質的小吃攤順圓環地勢圍成一個圈,好像下麵拉麵的熱騰騰的煙以及大腸圈在攤位上勾動過路人的食指。近處戴斗笠的男人吃的「速速叫,念台語」,遠方每一位客人在不同攤車吃的也是津津有味。
▲「萊卡李-李火增」將80年前的臺北圓環小吃美食停格成永恆。(圖/李政達收藏,左岸文化提供
)
路人隨心所欲隨攤所吃 負擔得起的美食休閒文化
在《凝視時代》一書中這樣描述這張照片,來往的行人只要花一點小錢,買東西之外,有時候真的是因為肚子餓了需要飽餐一頓,有時候只是單純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吃路邊攤也不必像吃三餐一樣,講求規矩、營養價值,甚至怎麼料理。吃路邊攤比「甲粗飽」更高一級,路人隨心所欲、隨攤所吃,是負擔的起的美食休閒消費文化,其實這情況到今天也是一樣…。老照片的故事有無盡的相思與感動。
▲「萊卡李-李火增」隨手拍下當時的生活照片,珍貴無比。(圖/李政達收藏,左岸文化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