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自然學 多管齊下 打造綠色城市

三立新聞網/漾台中

【文|Pauline Chang 圖|蔡孝如、鄒紘超、台中市政府新聞局】

在「富市台中,新好生活」的理念下,台中市政府持續驅動各項環境政策,力抗空汙、水質淨化、推廣綠色運具等,兼顧生活品質與自然共生。而面對環境與氣候的變遷,全球環保意識抬頭,節能減碳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全民植樹 讓都市退燒

一株20年生的林木,每年約可吸收11至18公斤的二氧化碳,種樹減碳之餘,也有降低空汙、美化市容等效益。自盧市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都市退燒―全民植樹行動」,擬定了「種樹引風」、「種樹增綠」、「營造友善樹木城市」以及「引進民間資源」等四大目標,讓自然永續的具體行動,從栽種樹木、生態保育做起。

▲台中市政府與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合作,為全台首次原生樹種復育計畫。(圖/台中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例如,市府團隊去年盤點中市苗圃,更有民間組織向市府申請認養嶺東苗圃,於今年2月正式進駐,設立「台中市政府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透過鄰近山區採集,培育原生樹苗。目前已先選取大肚山台地的60種原生樹種, 培育包括九芎、三斗石櫟、大頭茶等種類。預計明年3月起,每年可供約2千株原生苗栽,有助於綠化公園。

提升空品 重現藍天白雲

台中市民對空氣品質改善要求的聲音,市府不僅高度重視、認真傾聽,也用堅定的信念,秉持「先公後私、先大後小」主軸,落實推動各項減煤管制。跨局處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24項精進對策包括燃煤鍋爐退場、公私場所採最佳可行控制技術、加碼老舊車輛汰換補助、輔導餐飲業者裝設或改善防制設備、宗教場所環保化、電動機車及電動公車倍增等,讓PM2.5再降低,逐步提升空品。

▲柳川全面改造下,形成綠中有水、水中有綠的水岸綠色廊道。(圖/蔡孝如提供)

依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去年台中市PM2.5平均值每立方米17.7微克,較107年18.8微克,改善1.1微克;空氣品質不良(AQI>100)累計天數44天,較107年同期60天,減少16天,兩者皆明顯改善。去年,市府受邀參加「亞太能源轉型及煤碳淘汰圓桌會議」,推廣空品改善對策;今年在環保署公布的「108年度空氣品質維護及改善成果」, 台中在直轄市組獲「特優」及最高獎勵金,更可見改善空汙成效備受肯定。

綠川淨化 成親水綠地

河道全長6公里的綠川,是台中重要的生活綠帶,市府聆聽民意,修正整治計畫,除了根除水患、改善水質外, 更將規劃周邊景觀綠地,讓優質的水岸休閒空間成為台中市民的日常。

舉例來說,綠川水環境改善計畫(復興路至愛國街)曾獲經濟部水利署舉辦2019全國水環境大賞競賽的「水漾景觀獎」,從提升防洪安全、水質淨化處理、景觀環境營造等三大面向著手,保留河道兩側老樹,搭配砌石護岸、設置木棧道,以兼顧自然生態、低衝擊的設計手法,做到整體綠美化。而在愛國街至信義南街路段,更利用箱涵頂蓋作為雨水收集盤,變身「雨水花園」,末端設置水撲滿, 實踐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淨化後的雨水,則可用於公園澆灌系統,落實水循環理念。當民眾來到這個「以人為本」所打造的親水環境,能感覺到與河川更加親近。

低碳交通 推環保輕旅

為打造低碳城市,市府也大力推廣城市綠能與綠色運具。如在全市廣設300多處的iBike租賃站,累計借用超過2,700萬人次;為減少移動汙染源發生,鼓勵民眾淘汰二行程機車、換購電動機車等低碳交通工具,祭出汰換補助金,而在透過機車汰舊換新政策推動下,電動機車數量已大幅提升,根據交通部統計的車輛登記數,台中市電動機車已從107年底的2萬3,060輛截至109年5月底4萬9,335輛, 共增加2萬6,275輛,達倍數增加的目標,且在今年度台中市的電動機車成長數為全國排名第二,成長率13%,位居六都之冠。

景點建設 享綠色生活

為鼓勵市民體驗都市有機農耕,市府開辦「環保農園」,讓民眾免費承租,參與的民眾都說不僅成就感無法言喻,在喧囂城市中找到一處放慢腳步的地方,更是綠色生活的無價感受。

再者,為深化市民參與家園建設,而力推的「美樂地計畫」,也大幅改善全市公園的綠化,不僅在今年成功提升台中市人均綠地比例為9.56平方公尺,成績為六都第二,也是全國第二;民間企業認養人行道、公園、廣場、園道、綠地、苗圃案件共達114件,認養總面積已達14.6公頃,共創雙贏生態。

▲自行車低碳旅行結合便捷環保的公共運具,讓旅行變得更輕鬆愜意。(圖/鄒紘超提供)

然而,美麗的景觀市容,也是豐富心靈的綠色建設。市府亦在官網設置有「賞樹景點」專區,整理各地景點樹種、花季、如何前往等資訊,不定期更新當季的賞花最前線情報,能更清楚掌握花況,增添城市賞花魅力。台中的行道樹還有全國首創的「樹木身分證」,不僅強化維護管理,也能讓市民認識這些在你我身邊的自然生態,更多了一份親近感。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漾台中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