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台灣5大毒魚排行 一碰到痛到昏厥…甚至恐喪命

記者莊沛儀/綜合報導

宜蘭粉鳥林19日下午,驚傳一起「魚刺人」的事故。21歲的莊姓男子在海邊垂釣時,不慎遭象魚刺傷,當場全身無力癱軟,一度休克,經就醫4小時候已平安出院。事實上,象魚又稱臭肚魚,是台灣5大毒魚之一,所謂「毒魚」,並不是說吃了會中毒,而是指「刺毒」,就是魚的胸鰭、背鰭或尾部的硬棘有毒腺,刺到會紅腫劇痛。

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表示,5大毒魚是「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金鼓」。所謂的魟就是魟魚,魟魚尾部上方有毒棘,被刺傷會劇痛,若不緊急送醫,可能危及生命。

▲魟魚尾部上方有毒棘,被刺傷會劇痛。(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虎又名獅子魚,鮋科魚鰭硬棘有毒腺,魚類體色多變化,並會隨周遭環境擬態,常偽裝成石頭,以便近距離捕食獵物,故俗稱「石頭魚」、「石狗公」。其中「鬼鮋屬」、「虎鮋屬」、「毒鮋屬」又稱「虎魚」,「玫瑰毒鮋」毒性最強,被刺有如燒灼、鞭抽疼痛,以至於喪失知覺。

▲虎又名獅子魚,鮋科魚鰭硬棘有毒腺。(圖/翻攝自中央研究院台灣魚類資料庫)

沙毛是鰻鯰的俗稱,外型上跟土虱相類似,口部附近有四對鬚,體背是棕灰色,側面有兩條黃色縱帶,體長大約20至30公分,分布在台灣南北的岩礁區;鰻鯰在背鰭的前方有硬棘,胸鰭在頭部正後方,上面也有數根硬棘,背鰭與胸鰭的第一根硬棘上有毒腺,被視為危險的海洋生物。

▲沙毛是鰻鯰的俗稱。(圖/翻攝自中央研究院台灣魚類資料庫)

臭肚又名象魚,其背、腹、胸及臀鰭都有刺,鰭棘有側溝,由此分泌毒液,毒素屬於蛋白質毒,被刺到會產生劇痛,所以台語俗語說:「象耳無名,鑿著叫阿娘。」

▲臭肚又名象魚,其背、腹、胸及臀鰭都有刺。(圖/翻攝自中央研究院台灣魚類資料庫)

變身苦,又稱遍身苦,即金錢魚,其背鰭硬棘與軟條間具深缺刻,臀鰭亦有4枚毒棘,體側具大小不一的橢圓形黑斑,背鰭、臀鰭與尾鰭都有小斑點。不小心被刺傷,其傷口極為細小,合併少量滲血,會引起傷口及手臂劇痛,甚至會造成死亡。

▲變身苦,又稱遍身苦,即金錢魚。(圖/翻攝自中央研究院台灣魚類資料庫)

不過,曹銘宗也要大家別憂心,因為上述「毒魚」,主要威脅漁民、魚販、釣客、潛水人,一般饕客在食用上無須太過擔心。

【#直播中LIVE】嗨!出發吧來台東 演唱會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