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書萓/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連帶導致各國封城、鎖國境、停班停課等,我國的藥物供給似乎也出現「缺藥潮」。據衛福部食藥署缺藥通報平台統計,缺藥品項通報2017年6件、2018年13件、2019年28件,但今年1月至10月的通報量竟暴增到128件。對此,第一線藥師梁世民表示,確實有缺藥問題,而缺藥若真無法解決,恐致病人必須換藥,得重新適應新藥。
▲第一線藥師梁世民表示,確實有缺藥問題,而缺藥若真無法解決,恐致病人必須換藥,得重新適應新藥。(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梁世民說明,藥師可以從藥品庫存量預估下個月是否有足夠的藥量,而「缺藥」就是藥師將藥品在市面上流通的數量做對照,發現庫存藥量比處方用量少,就可能出現缺藥的問題。不過,若一項藥品有替代藥,亦即「三同」:同成份、同劑型、同劑量的替代藥物,就不算缺藥。
另外,藥師會將「缺藥」狀況通報給食藥署,隨後,食藥署便會啟動調查藥廠是否庫存不夠等缺藥原因 ,並跟其他廠牌確認是否有足夠存貨,平均花費時間需要三個月到半年。
梁世民舉自己藥局的狀況為例,目前必須用替代藥物的品項有:用來控制血糖的「美爾胰」,該藥品從今年8月底到9月初開始出現缺藥的狀況,市面上目前已經沒有這個藥品,現在用「利控糖」作替代。另外,高血壓患者常用的血壓藥「雅施達」,劑量分成4毫克與5毫克,目前5毫克幾乎叫不到貨,目前沒有替代藥。
他也提到,目前庫存將無法接上的藥品,還包含控制血糖、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都有,像是:控制血壓的博脈舒、安眠藥世達樂眠錠、生達伏糖膜衣錠、臟得樂錠等。
梁世民說明,目前藥師公會全聯會有一個通報平台,讓全國藥師、藥廠可即時得知某項藥品的缺藥狀況,而藥局會先以跟同行調藥的方式做處理,若調不到藥,只能請患者回醫院拿藥,「醫院是最後一關」,如果連醫院都缺藥,醫生也只能讓患者換藥,不過患者就必須重新適應新藥。
對於這波「缺藥潮」,梁世民認為,今年缺藥狀況比前幾年都嚴峻,疫情因素佔大部分,歐美有一陣子停工,等同於沒有生產量,而有些原料藥在中國也進不來;再者,民眾不敢上大醫院,因此在社區藥局領藥的比例提高許多,而醫院的庫存也還沒有建立支援社區藥局的機制;另外,健保局連年砍價,即使廠商恢復生產也不願意優先給台灣市場,這些都是今年缺藥最主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