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以上10人中有1個 「心房顫動」中風機率增5倍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心悸,頭昏眼花,整個人很虛弱。」老先生撫著胸口抱怨道。

聽到這樣的症狀,醫師一定會將「心房顫動」列入鑑別診斷,因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65歲以上,約4%的人有心房顫動;80歲以上,約10%的人有心房顫動。

正常的心臟跳動會由右心房裡的「竇房結(sinoatrial node)」啟動,竇房結放電後,電流快速傳遞,使左心房、右心房收縮,接著電流經過「房室結」,再讓左心室、右心室收縮。心房收縮能推動血流進入心室,心室收縮則推動血流進入主動脈及肺動脈。

心房顫動增加五倍中風機會

心房顫動發作時,心臟的節律不再由竇房結掌控,而是在心房壁上與肺靜脈附近出現不穩定放電,紊亂的放電讓心房像顫抖一般,持續抽動,無法規律收縮。

「心房顫動使心房失去功能,無法有效地把血液推進心室。當血液滯留在心房裡,便可能形成血塊。」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葉勇信醫師表示:「若血塊剝落,流入心室,便會隨著血流送進主動脈,造成大麻煩。」流入腦部血管的血塊,可能造成阻塞,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罹患腦中風的患者中,約有2~3成與心房顫動有關,常導致失能、死亡。

簡單來說,心房顫動時心臟不協調又快速地收縮,變得很沒效率。由於血流不順,將會於心臟內形成血塊,當血塊進入血液循環,就可能塞住各個器官的動脈,塞住腦部血管,就是腦中風;塞住腸道血管,就是腸中風;塞住腎臟血管,就是腎臟中風;塞住腿部血管,就是肢體中風。

此外,長期心房顫動讓心臟變得很沒效率,容易引發心臟衰竭。若不治療心房顫動,患者因為心臟因素死亡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中風的機會更是高達五倍。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輕忽心房顫動,直到中風時才發現問題出在心房顫動。

哪些人容易罹患心房顫動?

葉勇信醫師說明道,年紀愈大發生心房顫動的機率就愈高,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長期沒有控制時,更容易出現心房顫動。

其他各種心臟疾患,像是心臟瓣膜問題、心肌肥大、曾有心肌梗塞,或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肥胖、糖尿病的患者,也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機率。

心房顫動發作時,患者最常注意到的症狀是心臟加速亂跳、急速又不規律、激烈撞擊著胸口,且伴隨著無力、頭暈、喘不過氣、冒冷汗。然而,也有近兩成的患者在心房顫動發作時沒有明顯不適。

「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沒有關係,因為無論心房顫動發作時是否有症狀,都同樣有中風的危險!」葉勇信醫師提醒道:「只要發現心房顫動,就需要積極治療。」

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

確定診斷後,醫師會先給予藥物治療,希望可以「控制心跳節律」或「控制心跳速度」。

「服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約三成患者能控制得不錯,」葉勇信醫師指出:「但有七成患者還是會出現心房顫動,而且藥物的副作用比較明顯。」

由於目前單純用藥物控制節律的效果有限,部分患者接受藥物治療之後效果不彰,症狀依舊明顯,這時就要考慮導管手術。

心房顫動的微創導管手術

葉勇信醫師解釋道,導管手術是利用心導管的方式針對心房組織做治療。因為,心房顫動的原因是心房肌肉胡亂放電,若能處理掉胡亂放電的部位,就可恢復由竇房結發號施令,心臟跳動就能回到正常狀態。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醫師會從股靜脈插入導管,一路延伸到心房裡,偵測出胡亂放電的部位後,便會利用不同的方式,像是射頻、雷射、或冷凍等方式,來破壞胡亂放電的組織,使其無法再傳送異常電位訊號。

「當患者常常因為心房顫動¬而胸悶、心悸、喘不過氣,或相對來說還算年輕,小於六十歲,就可以考慮微創手術治療,早期治療的成功率可達八成。」葉勇信醫師建議道:「另外,當患者有心臟衰竭的問題時,也要趕緊利用微創手術治療心房顫動,有助改善患者的存活率。」

目前心房顫動的微創手術有兩種常用的方式,一種是「傳統電氣燒灼術」,利用射頻消融加熱的方式來處理異常放電的心肌。因為是點狀燒灼,疼痛感較明顯,會比較花時間,也很考驗醫師技術。

另一種「冷凍球囊消融療法」是近年來發展出的治療方式。醫師會於患者鼠蹊處創造一個小切口,從股靜脈穿進一條細長、有彈性的管子,延伸進到右心房,並於心房中膈做穿刺,讓冷凍球囊導管進入左心房與肺靜脈的相接處。

確定好位置後,會將液態氣體注入球囊裡,球囊鼓起後暫時塞住肺靜脈開口。球囊的溫度很低,所以能夠藉由冰凍製造一道連續性的環形疤痕,以隔絕肺靜脈內不正常電生理訊號傳導到心房,避免心房顫動的發生。

「微創手術的目標就是肺靜脈開口那一圈異常放電的組織,傳統電氣燒灼術要一點一點的處理。」葉勇信醫師解釋道:「冷凍球囊則是一次冷凍一整圈,幾分鐘便可處理完畢。」

整體而言,傳統電燒需要費時三至四小時,冷凍消融則通常於一至二小時內完成,患者在手術中的不適感較低。

傳統電燒與冷凍消融的成功率相當,做完後有八成的患者能顯著改善症狀,有六成的患者不再復發心房顫動。

及早治療可改善症狀,漸少中風危險

在過去,當患者年齡較大,身體狀況不佳時,醫師顧慮到傳統射頻燒灼手術的風險較高,可能會傾向以藥物治療,但藥物的效果有極限,患者經常無法滿意自己的生活品質。

「之前有位老先生,平常需要洗腎,心房顫動一發作就很喘。」葉勇信醫師回憶道:「若要用射頻燒灼方式處理,風險比較大,所以便採取冷凍消融的方式幫他處理心房顫動,追蹤半年多來都沒有發作,患者的生活品質提高許多,也減少了住院的機會。」

葉勇信醫師叮嚀道,發現心房顫動時一定要儘快治療,能改善症狀、減少中風的危險,而且治療成功的機會比較高。倘若無法控制心房顫動,患者務必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抗凝血劑,才能預防血栓形成!

▼【心房顫動愛注意 才能預防腦中風】(影片來自YouTube-照護線上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標題:心房顫動易中風,儘快治療莫輕忽,醫師圖文解說

*「照護線上」連結至 https://www.careonline.com.tw

*「文章原始標題」連結至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0/10/atrial-fibrillation.html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掃槍毒破27億喪屍菸彈 行政院長卓榮泰頒獎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