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每個星期一夜晚,拳擊聲及搖滾樂在「國高書屋」此起彼落……有孩子在練拳擊、有孩子在唱歌、彈電吉他、打鼓等。為寧靜的台東知本點綴活力的色彩。
這裡是「孩子的書屋」其中一間書屋,練拳擊的伯辰說:「以前脾氣很暴躁,很容易看不爽就動手,練拳擊後可以把壓力發洩在場上。我想成為第二個台東拳擊教練,讓大家知道台東的拳擊。」目前的伯辰在大學讀運動競技系,他正朝著夢想前進。
而曾經,這裡有許多孩子沒有目標、沒有自我實現的自信……
(▲「孩子的書屋」拳擊班訓練 圖/在臺灣的故事提供)
孩子的書屋 修補家庭功能缺口
下午四點一到,餐車準時出發,在1小時內將熱騰騰的晚餐送至各書屋。這份晚餐,是書屋對孩子的關懷。
在我們沒注意到的社會角落;許多孩童無法得到應有的照顧及教育,就連肚子,都經常餓著。
直至2017年,花蓮和台東是全台灣中輟生比例最高的地方,許多孩子家庭功能脆弱:單親、隔代教養、貧困、毒品、家暴等,需要的不僅是補救教學,還有課輔陪伴。
1999年「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 陳俊郎,發現當地小孩長時間沒吃晚餐、家裡沒大人好好地照顧 ……在台東大知本地區成立「孩子的書屋」,供餐照顧孩子營養、課輔教學、透過書屋老師的陪伴,修補家庭功能的缺口。開啟長達21年的陪伴之路,多年來,逐漸成立9間書屋(建和、建農、美和、溫泉、南王、知本、青林、國高、利嘉),影響超過2000個家庭。讓家庭功能失調的孩子們,有一個該有的童年。
(▲下午四點餐車準時出發,在台東大知本地區將溫暖的晚餐送給書屋的孩子。圖/在臺灣的故事提供)
從小經歷過隔代教養,與媽媽相依為命,如今23歲的楊逸文:「國中到高中那段時間很叛逆,差一點要走歪路。是進到書屋,接觸到音樂,我才發現原來我也可以看起來有價值。」14歲那年走進書屋,陳爸教他音樂,從此逸文變溫柔了,他作曲作詞……用歌聲抒情,如今成立自己的聞心音樂藝術工作室,人生不再迷茫。
▲(在書屋長大的逸文,如今成了聞心音樂藝術工作室。 圖/在臺灣的故事提供)
我們都是那一雙手 拉孩子轉身面對陽光
除了晚餐、課輔、及多元教育,書屋為了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走遍全台許多精品咖啡館,找出一套適合孩子學習的系統,成立了黑孩子黑咖啡,讓書屋的小孩能在這裡累積的技術、品味、穩定性、以及美好的服務精神,建立自信。
深受書屋故事感動的湛盧咖啡董事長廖國明:「孩子將來的志向除了成為歌手,厲害的運動員以外,如果還有其他想法可以帶給他們,例如成為最棒的咖啡師,如果能激發起孩子對專業工作的渴望及動機,能引發動機,看見自己不同可能,我想這是最珍貴的事情。」以技術、品味、服務精神聞名的湛盧咖啡因此特別挹注專業人力教導孩子沖煮咖啡,並合作開發自有商品。
▲(湛盧咖啡特別挹注專業人力教導孩子沖煮好咖啡,引動孩子走出生命原有的枷鎖 圖/在臺灣的故事提供)
「孩子的書屋」董事長陳彥翰:「孩子活在陰影的時候,是不知道背後有陽光的;我們期待能成為那一雙手,拉孩子轉身面對陽光」
在「孩子的書屋」服務12年,陪伴過許多孩子的理事長陳秋蓉說:「實際上去了解之後,發現大人其實也很無奈,他們也是一群沒被好好照顧長大的大人。沒有一種特效藥,能夠治癒心裡的傷,但陪伴是很重要的因素,重點還是愛。」
陪伴是一條很長的路,呵護是不帶批判的疼惜。用21年的時間為孩子築起避風港,讓「孩子的書屋」得到2020年社福界米其林指南——傳善獎的肯定,讓書屋有更多資源進行組織改革,優化多元教學及社區資源共享。
「孩子的書屋」教育中心組長陳冠儒對獲獎表示肯定:「書屋從草根出發,能藉由傳善獎的支持,可以讓書屋從2.0變成3.0。在籌備傳善獎的過程中,也讓組織檢視過去,並展望未來。」
「孩子的書屋」將持續把傳善的精神深耕台東,讓孩子健康長大。未來,健康的孩子經營更多健康的家庭;或許,書屋就不需要存在了。
(▲孩子的書屋 給孩子一個該有的童年 圖/在臺灣的故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