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花芸曦/台北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國共內戰爆發,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於1949年12月7日宣布退守台灣台北,統治台澎金馬,三天後,12月10日,蔣中正、蔣經國從四川成都機場搭機飛往台灣,五院院長也抵達台灣,中華民國於此正式遷台,直至今日,已享有民主自由,且政黨輪替。
▲蔣中正、蔣經國於1949年將中華民國遷都台北。(圖/資料照)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為首任臨時大總統,1937年中日爆發全面戰爭,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接管台灣。1947年底國民政府正式頒布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同時間與中國共產黨全面爆發內戰,1949年12月1日,重慶被解放軍占領 ,中華民國於同年12月7日退守台灣,僅統治臺澎金馬地區,形成與中共建立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隔台灣海峽兩岸分治之局面。
1949年12月7日,行政院電令中央政府遷臺灣臺北,大本營設置西昌,「成都設防衛總司令部。12月8日,行政院召集緊急會議,決議遷都台北,「並在西昌設置總指揮部」;包括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紛紛離開成都飛抵臺北。12月10日,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飛往台北,臺海兩岸開始分治。
▲兩岸隔海交火,圖為金門823砲戰陣地。(圖/資料照)
1950年3月,代總統李宗仁滯留美國,蔣中正宣布在台灣復行視事。此時政府財政匱乏,使用先前搶運到台灣的黃金解危。期間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依舊動盪不安,受到解放軍猛烈攻擊。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並給予經濟援助,使中華民國轉危為安並且穩定軍事與經濟。但因國軍優先守衛台灣,海南島、萬山群島與舟山群島先後落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控制。
另外,據守滇南的國軍撤至緬甸北部,最後部份軍隊撤往台灣。在金門先後發生的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1954年)及八二三砲戰(1958年),以及國共雙方在中國大陸沿海的幾次交火後,由於國軍防禦堅強及解放軍缺乏渡海能力,使得兩岸在軍事上逐漸由直接作戰轉為偶發衝突的對峙局面,雙方主要以金門-廈門為核心展開炮擊為形式的軍事示威,外交上則爭奪「中國」的代表權,時至今日,中華民國走向民主自由,也實現政黨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