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三國時代風起雲湧,人才輩出,各國謀士令人嘆為觀止的計謀策略,讓人大開眼界!而在《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橋段莫過於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龍爭虎鬥,兩人鬥智鬥謀略,打得難分難解;而諸葛亮五次北伐,每次都功敗垂成,最終病逝於五丈原軍中,令人惋惜!因此有人說,論治國,諸葛亮可說天下無敵,但要論到帶兵打仗,司馬懿似乎更勝一籌!但令人好奇的,為何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卻沒有乘勝追擊,一直在他臨終前都沒再攻打蜀國,其實是有原因的。
▲司馬懿深謀遠慮,在諸葛亮病逝後他反而沒有乘勝追擊,其實是有原因的。(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從史籍資料中得知,從諸葛亮病逝到司馬懿去世的17年中,在蜀中無大將的情況下,司馬懿竟都沒有主動出擊蜀國,歸納起來其實有三個原因:
一、留蜀國是為了權力的制衡:
司馬懿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並不是他的謀略,而是善於「隱忍」;司馬懿出兵蜀國都是以防守為主,他只是代替魏國做一位被動反擊的角色罷了。司馬懿是一個藏得很深的人,他的目的不是封侯拜將,而是想得天下;當時的環境,司馬懿雖掌握了軍權,但曹氏家族仍是魏國第一,只要曹家想要,司馬家族隨時都必須將兵權拱手相讓。因此,當時在眾將領中,只有司馬懿能夠抵擋住蜀國,換句話說,只要蜀國還在,那麼軍權就會還在司馬家族手中。
▲司馬懿善於「隱忍」,懂得明哲保身,所以他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二、司馬懿無權隨意調動軍隊:
曹叡在位之時,時時對司馬懿保持著警戒之心,曹叡知道,一個國家的軍權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他害怕司馬懿奪了曹氏江山,所以只有在需要征討的時候,才會將軍權授予司馬懿;因此,司馬懿即使想打蜀國,也還得經過曹家同意才能動用軍隊。
三、軍權是他用來奪權而不是伐蜀:
即使在曹芳在位的時候,司馬懿已經完全的掌握軍權,但在朝堂上,仍有很多支持曹家的人,萬一他出兵蜀國的時候,老家「後院失火」,被政敵攻擊,遠水救不了近火,那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基業就要毀於一旦。所以,即使諸葛亮病逝,司馬懿也沒有一次敢主動出擊蜀漢,因為他要保身,更要奪得曹魏,這才是他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