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近期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告急,近一週日均確診數達到防疫等級最高的第3階段門檻,但政府遲遲未能下令提高社交距離規範,一大原因在於經濟衝擊。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亞洲開發銀行(ADB)、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及韓國中央銀行等機構最新發布經濟預測,韓國2021年經濟成長率估約在3% 上下,但在疫情惡化,可能採取封城措施的狀況下,成長率面臨下調危機。
▲防堵疫情還是顧生計?韓國政府難下「封城決定」。(圖/中央社)
韓媒每日經濟根據各大機構預測估算,若政府連續2週實施近乎封城的第3階段社交距離規範,可能造成最高5兆韓元(約新台幣1288億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損失,若實施4週,損失可能達到14兆韓元。
漢城大學經濟系教授金相奉(譯音)指出,第3階段規範的影響可能持續到疫苗正式進口之前,至少要到明年第2季才會慢慢開始復甦。
面對瀕臨失控的疫情,韓國總統文在寅日前親自出面表示,若疫情持續蔓延,必然要考慮將社交距離規範升級至第3階段,禁止10人以上聚會,學校改採線上教學,非必要人員在家辦公,非必要設施全面暫停營運。
部分民眾也認為,比起依疫情狀況來回調整社交距離規範,不如在一開始就徹底實施,徹底解決疫情問題。
不過,隨著日均確診人數達到第3階段門檻,當局仍躊躇不前,國務總理丁世均多次表示要考量社會、經濟等全面狀況才能下決定,顯示因防疫使人民生計陷入困難的問題,嚴重度並不亞於疫情蔓延。
韓國政府在8月第2次大流行期間也曾實施第2階段社交距離規範,當時僅分3階段,第2階段約與現行第2.5階段相同,據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FKI)當時調查,受影響企業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減少4.2%,並預估若升級至第3階段後銷售額可能減少15%。
此外,受社交距離規範影響最大的主要為提供面對面服務的餐飲業、服務業等,面臨留職停薪、失業的也多是本就屬社經地位較低的勞工與求職不易的青年族群,截至11月,韓國就業人數已連續9個月年減,也讓政府更不敢貿然提高防疫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