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香港庇護法案在美觸礁 分析:移民敏感度勝制裁

美國參議院日前未通過提供港人庇護的「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香港學者陳偉信說,移民議題在美爭議大,通過難度勝過以往的制裁法案;劉兆佳則指事件不代表國會改變對港態度。

▲美參議院未通過「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圖/翻攝自pixabay)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於當地時間18日以擔憂美國難民門檻降低、中國間諜湧入為由,在聯邦參議院院會中,反對以「一致同意」(unanimous consent)方式,通過「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Hong Kong People's Freedom and Choice Act)。這項法案幾乎篤定無法在本屆國會通過。

由於克魯茲過去多次發表支持香港言論,本次反對法案,令不少港人感到意外。

香港明報引述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秘書長陳偉信表示,克魯茲只是展現他反移民的基本立場,並且為自己有關新疆法案、反對好萊塢企業屈從中國審查的「劇本法案」(SCRIPT Act),爭取籌碼。

陳偉信分析,在美國政治上,制裁法案較容易通過,但只要牽涉移民的法案都有爭議,且在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不斷降低難民配額下,克魯茲的作法體現這一主張。

他表示,過去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等涉及制裁的議案輕易獲得美國國會通過,可能令港人誤判其難度。

陳偉信說,在港人眼中,這些法案涉及香港,「但在美國議員眼中這涉及(法案)實質內容」。

他進一步指出,這從共和黨另一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力推的「香港避風港法案」(Hong Kong Safe Harbor Act),自從提出後幾乎沒有進展,就可看出。

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則指,本次事件是因觸及美國的反移民情緒,而並非代表美國國會突然改變對香港的態度。

他說,不排除國會日後還會有「遏制中國、敵視香港」的法案提出,並認為美國仍會為參與暴力抗爭的港人提供有限度的協助;但「美國不會對有色人種的抗爭分子打開方便之門,因為害怕中共趁機滲透到不同領域」。

另外,陳偉信也指出,過去美國有關香港與涉及中國議題的法案,都是由國會主導提出,再由行政部門執行。

他認為,這體現美國政壇在相關外交政策的分工,相信拜登(Joe Biden)上任後依舊會是這樣的狀況。

中央社
#國安法壓境香港已死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