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慈禧怎麼過聖誕節?脫口「4字」網看傻眼:歡樂程度一樣的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聖誕節,許多人正在享受過節氣氛,但中國大陸卻對「洋節」有著不少爭論,去年甚至發生以「聖誕節非中國傳統節日」為由,禁止一切相關活動,黔西縣政府教育局更發函要求老師教導學生「不要慶祝聖誕節」,甚至有人瞎扯「聖誕節」是八國聯軍為了慶祝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才出現的節日,被網友嘲諷中國近代史沒學好,因為日子根本兜不上,但不可否認的是,聖誕節確實是在清末民初傳進中國。

▲黔西縣政府教育局去年發函要求禁止聖誕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鴉片戰爭之後,打開中國的閉關大門,除了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外,也是西方人大量進入到中國的時候,不少西方人把家鄉文化帶進來,「Christmas」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但當時的報紙並不把「Christmas」說成「聖誕節」、「耶誕節」,反而是以「外國冬至」來讓華人理解,不過2個節日內涵完全不同,純粹是慶祝方式有些雷同,「歡樂程度是一樣的」,後來更是有人不清楚聖誕節的來歷,卻學著外國人一起唱詩禱告。

▲慈禧所處的清末民初,正是聖誕節傳入中華文化的時期。(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到了民國時期,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上流人士,也熱衷於把聖誕節當成主要活動,每到這天會舉辦聖誕晚會,成為上流社會主要的社交活動,漸漸地各個大學也開始慶祝聖誕節,甚至還有香菸公司,趁機做起了「聖誕節」的生意,決定在菸盒上印著「聖誕老公公」,說著「聖誕老公公,半夜出煙囪,送來發達而,新年鴻運通」的順口溜,意外成了當時的吉祥話。

▲聖誕老人在民初還被印在菸盒上。(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至於「聖誕節」為何會又稱「耶誕節」,其實是在1980年代、國民政府執政時期,將「聖誕節」正名成「耶誕節」,當時政府認為,中華文化中的「聖人」──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有所冒犯,耶穌不屬於中華文化的一環,因此耶穌誕生的日子應該稱為「耶誕節」而非「聖誕節」,不過後來民風變得開放,民眾陸續使用「聖誕節」,才會在現今社會存在「聖誕節」、「耶誕節」2個名稱。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法院邀請考試院正副院長、委員進行詢答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