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有些新生兒一出生耳朵就有隱耳、杯狀耳等先天變形問題,如果未能及時矯正,不僅影響外觀,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產生心理創傷。門諾醫院復健科團隊表示,在過去1年當中,已成功協助5位新生兒完成耳朵矯正,且復元狀況良好。復健科主任陳立蓉醫師表示,只要掌握新生兒耳朵矯正黃金期,不僅可以避免手術風險,也能有效改善耳朵變形甚至恢復正常的耳型。
▲醫師及職能治療團隊利用副木製作專屬的耳朵矯正器,經過近4個月的穿戴與治療,成功將女童的右耳調整回來。(圖/門諾醫院提供)
「真的很感謝門諾醫院!讓一出生就患有隱耳症的女兒,現在也能有一對正常漂亮的耳朵。」抱著寶貝女兒的葉先生說,女兒出生時就發現右耳有隱耳症,夫妻倆詢問許多醫院及診所,得到的回應不是「長大就會自然好」就是「等長大再開刀」。直到有一天發現一位小六女生因為隱耳症,導致戴眼鏡總是斜一邊,甚至必須用黏土撐住才能將眼鏡戴好。葉先生驚覺,如果不趕快治療,長大勢必要開刀。
葉先生求助門諾醫院復健科,經由醫師以及職能治療團隊的協助,利用副木製作專屬的耳朵矯正器,經過近4個月的穿戴與治療,成功讓女兒的右耳調整回來,不僅找回一對正常的耳朵,也讓初為父母的他們放下了心中大石。
▼▲耳朵矯正器屬於非侵入性的治療,醫師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耳朵明顯不同,應及早就醫並介入治療。(圖/門諾醫院提供)
復健科主任陳立蓉表示,先天耳朵變形或是畸形的發生率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雖然發生率沒有一定的標準,但目前國內的發生率約10~30%,嚴格來說不算低,只是程度差異讓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由於新生兒體內雌激素水平高,軟骨彈性差,可塑性高,因此建議出生1週內開始矯正,並掌握1個月內的黃金治療期,矯正效果最好。不過,1歲前的矯正都還是有機會可以改善,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耳朵明顯不同,應及早就醫並介入治療。
職能治療師張雅鈞進一步指出,個別化耳朵矯正器主要是利用副木來製作,根據個案情況量身訂做,並透過職能治療師的評估與判斷提供適合的擺位力量,找到最服貼舒適的穿戴角度。由於副木材質輕巧,不僅方便穿戴,家長可自行穿脫,因為是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無傷口也無其他風險,因此治療的成效獲得家長的肯定,對於耳朵變形的孩子來說,是一項值得推廣及治療的選擇。
▼▲醫師及職能治療團隊利用副木製作專屬的耳朵矯正器,經過近4個月的穿戴與治療,成功將女童的右耳調整回來。(圖/門諾醫院提供)
整形外科醫師賴幸光則說,耳廓形態畸形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如果能夠在一出生時便使用耳朵矯正器介入治療,不僅可避免長大後接受手術的併發症與感染風險,也不必因取肋間軟骨或植皮等方式而負擔較高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