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垃圾魚超狂妄!入侵我國湖泊且無天敵 幸有「2致命剋星」

記者許書萓/台北報導 【 12/26 15:01 發稿 | 22:30 更新:新增影音 】

一行人拿著竹竿走入碧湖,將竹竿插入湖中綁上一面又一面的網子,彷彿是九曲橋頭端與尾端的防護網。這些人在做什麼?原來是在抓在台灣沒天敵的水中霸王:琵琶鼠(垃圾魚)。今(26)日台北市動保處、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台北市公燈處、台北市議員李建昌、湖濱里辦公室陳尤雪里長以及35位志工來到台北市內湖碧湖公園一起進行「水中『滅鼠』大作戰」的公益活動。

▲一行人正在進行「水中『滅鼠』大作戰」的公益活動。(圖/記者許書萓攝影)

20多年前水族業者引進垃圾魚打算用來清理水族箱,不過垃圾魚小時候長的很可愛,剛出生時只有0.8公分左右,但只要一年半的時間便可長到42公分,且外型變得極可怕因此還有「異形」的別稱,導致不少飼主棄養,將牠們放生到湖中,因而引發水中生態浩劫。

▲垃圾魚在台灣因為沒天敵而嚴重傷害我國原生魚種。(圖/記者許書萓攝影)

臺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專家張嘉宏表示,垃圾魚捕食能力很強,會把水中植物都吃光,而釣客、遊客又喜歡餵鳥、餵魚,當這些飼料等營養源在水裡累積過多會產生大量藻類,太陽一曝曬,沒有植物協助作用,而藻類又吸收大量氧氣,導致水中含氧量降低。張嘉宏指出,碧湖表面綠綠的一層稱為「藻華」,就是綠藻浮在水面的屍體,會導致其他魚因缺氧而難生存,但垃圾魚可以用腸子呼吸,且不需要很多氧氣便能存活,因此大量生存繁衍。

▲專家與志工們用網子包圍住九曲橋頭端與尾端,準備捕捉垃圾魚。(圖/記者許書萓攝影)

不過垃圾魚雖然沒有天敵,卻有兩種因素可導致其死亡。張嘉宏指出,當天氣突然變冷,原生於南美洲的垃圾魚會因為低溫而死亡,不過這20年來,垃圾魚也進化成越來越適應冬天,開始懂得躲在水中的土裡保暖;到了夏季則因為垃圾魚活動力變強,反而容易被釣客捕捉到。公園處工作人員表示,夏天時只需一天的時間便能抓到滿滿一桶垃圾魚,數量相當驚人。

▲垃圾魚在天氣熱時活動力旺盛,夏天時只需一天的時間便能抓到滿滿一桶垃圾魚,數量相當驚人。(圖/記者許書萓攝影)

第二,夏季偶爾會看到垃圾魚的浮屍,這是因為底泥會產生有毒的沼氣,垃圾魚是底棲類,會在第一時間吸到沼氣而立刻死亡,但垃圾魚的屍體會導致湖水發臭。

▲不當的放生行為可能造成原生物種滅絕,保育團體展開清除垃圾魚活動。(圖/記者許書萓攝影)

另外,不少人好奇垃圾魚究竟能不能吃,張嘉宏表示,垃圾魚可以吃,原生地的人會吃牠們,據說很美味,但我國不會吃,因為處理手法很殘忍,且不建議民眾自己抓來吃。我們無法確定垃圾魚生長的水質是否潔淨,怕吃下肚對人體有害。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