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孔融,作為孔子後裔和少年天才,在東漢末年的政治舞台上也占據著一席之地。然而,孔融的人生謝幕卻是不幸的,他最終被曹操以不忠不孝、大逆不道的罪名殺死。曹操為什麼要殺掉孔融呢?直接原因是孔融經常嘲諷曹操,再加上大臣郗慮與孔融交惡,讓曹操做出了殺掉孔融的決定。不過,仔細研讀當時的政治環境變化就會發現可能有更為隱秘的原因。
孔融被處死是在建安十三年,而這一年發生了幾件大事。第一件就是東漢罷免了三公,設置了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己當上了丞相。罷掉東漢沿用多年的三公制度,曹操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進一步實現專權。第二件事是曹操南征劉表,劉表在荊州病死,劉琮代表荊州投降。在這前後,曹操處死了孔融。可以看到,這一年曹操加快了統一天下和篡奪權位的進度。
▲被曹操滿門抄斬的孔融(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假如之後沒有孫、劉聯盟,沒有赤壁之戰,曹操就將實現事實上的統一全國,交州的士燮、益州的劉璋以及漢中的張魯獨立的意願一直都不強,願意依附於曹操。當時,曹操眼前的敵人只有兩個,漂泊無定的劉備和承繼父兄基業的孫權。
這一切和孔融有什麼關係呢?孔融是忠貞的「擁漢派」,在袁紹與曹操聯手爭奪青州的時候,孔融一直是守護著漢臣的尊嚴,只是與劉備有短暫的聯合,並未完全捲入袁紹與曹操的聯盟,也不依附於不斷擴張的公孫瓚。當時的青州是袁紹曹操、公孫瓚以及代表漢朝的孔融三家爭霸。
孔融被徵召進入中央之後,也一直站在曹操的對立面。曹操如果計劃「代漢」的話,孔融一定是反對者,由於孔融是孔子後裔且聲名遠播,勢必給曹操的「代漢」計劃帶來麻煩。所以,趁著正式開啟「代漢」之前殺掉孔融,提前解決麻煩,對曹操來說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其實,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就不斷與漢朝的忠臣發生衝突,像是楊修的父親楊彪,就被曹操誣陷為與袁術勾結,打下大牢,之後因為孔融等人多方營救,才最終免於一死。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像是董承、伏完等人先後被收回權力,就連一直幫助曹操的荀彧也因為與曹操在「代漢」上意見不合而受到冷落。政治鬥爭總是殘酷的,孔融在被處死之前,其實已經逐漸脫離了當時的政治漩渦,可最終還是因為曹操擔心影響到自己的大業而被殺掉了,實在是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