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素梅/台北報導
內政部今(6)日舉辦電子航行圖使用者論壇,內政部長徐國勇到場表示,我國電子航行圖已於去年納入港口國管制項目之一,進出國內港口的外籍船舶皆應配備我國所授權發行的電子航行圖,以確保航行安全。截至109年底,內政部已發行68幅電子航行圖,累計售圖26萬幅,超過1萬2,000艘船舶使用。
▲內政部長徐國勇6日出席電子航行圖使用者論壇。(圖/內政部提供)
內政部表示,電子航行圖(Electronic Navigational Chart,ENC)是依國際海道測量組織(IHO)制定的國際數值海測資料格式與規範所編製而成,主要目的是提供船舶導航安全所需圖資。
我國發行電子航行圖,是內政部經過3年多籌劃準備,除事先參酌國際相關規範及其他國家經驗,也引入國際水深資料處理與製圖的評鑑及課程訓練,參與國際工作坊,及蒐整分析政府歷年海域調查成果,據以規劃海域測繪區域及發行圖幅,終於在108年2月14日與挪威簽署台灣電子航行圖授權發行協議,正式向國際發行我國電子航行圖。
為了確保國際船舶進出港安全,提升我國港埠服務效能,內政部優先選擇重要商港及工業港作為首要製圖區域。隨著「內政部臺灣電子航行圖中心」成立,累積更多製圖能量後,陸續將政府公告劃設航道、國際船舶行經熱區及其他港口等納入製圖範圍。
截至109年底,內政部已發行涵蓋我國領海及臺灣近岸海域68幅電子航行圖,累計售圖已逾26萬幅,超過1萬2,000艘船舶使用;未來除發行新圖資,亦持續辦理更新及維護工作。
內政部進一步說明,在我國電子航行圖尚未發行之前,台灣周邊海域電子航行圖是由中國及英國參考我國海軍水道圖(紙張海圖)數位後發行,這種方式,由於缺乏實際的海域地形測繪資料,且礙於更新頻率不高,故無法提供正確且即時的航行資訊,危及船舶航行安全。
為善盡沿海國維護航行安全的責任,內政部協調相關部會建立水深測量成果互惠機制,整備電子航行圖所需前置資料,並推動電子航行圖產製作業;同時,為了讓我國電子航行圖能在國際上順利發行,內政部也邀集相關部會開會研議,在多方努力之下,並順利完成圖資的發行。目前為止,我國電子航行圖已獲納入全球海圖服務系統(AVCS),證明我國電子航行圖已獲國際肯定與認同。
內政部最後強調,政府已於去(109)年1月1日宣告將我國電子航行圖納入港口國管制項目之一,進、出國內港口的外籍船舶皆應配備我國所授權發行的電子航行圖,才能符合《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SOLAS)的規定。
此外,台灣西部近岸海域陸續劃設離岸風力發電場址,近年更是施工高峰期,為避免偏離劃設航道或誤入風場範圍而引發航安疑慮,內政部也呼籲,對於行經該水域的外籍船舶,也應使用我國官方發行的電子航行圖,以掌握相關資訊,確保航行安全。
今日論壇包括政府相關機關、港口管理單位、測繪及航運業者及公會等共同參與,會中除發表目前圖資發行的現況、電子航行圖與航港安全、智慧科技於航行安全的應用,以及智慧航行的發展進程與展望,內政部也藉此機會瞭解各界在海域圖資需求情形,蒐集圖資使用者的回饋意見,作為未來發展新一代海域圖資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