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詹婷惠報導
不管是日常儲備或拜拜供品,罐頭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大多數人認為,罐頭之所以能長時間保存,是含有高量防腐劑之故,對此,食藥署解釋,在製作罐頭時,會利用商業滅菌殺死造成疾病與腐敗的微生物,達到可於室溫下長期保存的結果,和防腐劑無關。
▲不管是日常儲備或拜拜供品,罐頭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示意圖/Pixabay)
食藥署指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蔡敏郎教授解釋,金屬罐、玻璃罐、殺菌軟袋包裝,都屬於罐頭食品,在食用安全性方面,不同材質的罐頭食品都具安全性,民眾可以放心食用。
蔡敏郎教授說明,常見的金屬罐有鍍錫馬口鐵罐和鋁罐,常應用在腐蝕性強的食品,且罐內多會使用環氧樹脂等塗層做為保護,隔開食品與金屬罐身,不必擔心吃罐頭也吃下重金屬。
▲食藥署提醒,罐頭若有膨脹、生鏽、變形或腐蝕情形就不要買。(圖/翻攝自衛福部食藥署官網)
蔡敏郎教授提醒,購買水果罐頭時,務必選擇外觀完整者,若有膨罐、生鏽、變形或腐蝕情形,表示罐內食品可能已變質或腐敗,可透過敲擊罐身確認,若內部變質而有產氣現象,敲擊聲會較空洞,開罐後,也再觀察罐頭內的水果、湯汁,是否有變色或不正常的沉澱,若有則要避免食用。
▲罐頭並非「萬年食品」,購買後應盡快吃完。(示意圖/資料照)
食藥署呼籲,罐頭一旦受到撞擊,可能會破壞罐身內部塗層的完整性,造成罐身腐蝕等變質的情況,購買後若不慎碰撞使罐身變凹,建議盡速吃完不要持續存放。雖然罐頭保存期限較長,但並非「萬年食品」,購買後應盡快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