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爆發一週年之際,中國作家方方不畏中國打壓,再次接受外媒採訪,談論「武漢日記」。專訪中提到,這本書讓她付出不少代價,被當局排斥、文學生涯被迫改變,甚至受到生命威脅。
▲中國作家方方不畏中國打壓,再次接受外媒採訪,談論「武漢日記」。圖為資料照片。(圖/中新社提供)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爆發一週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病毒溯源國際專家小組抵達湖北武漢之際,曾書寫「武漢日記」一書,記錄武漢封城的中國作家方方,再次接受媒體專訪。
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刊發的專訪報導,方方回顧當時的創作動機,僅是以寫字維生的人,單純且隨意地想要把正在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當下的印象記錄下來,沒有其他任何的想法。
方方提到,武漢封城之初,曾經接到上海「收穫雜誌」的邀約,希望能撰寫一篇有關於封城的文章,不過這個提案一開始被她拒絕。
而她在微博發表了第一篇文章的10天後,開始有出版社的編輯與她聯繫,希望能將封城的見聞與故事集結成書。
方方指出,一開始也是有些抗拒,畢竟當時的武漢情況很不樂觀,不過在往來溝通,以及疫情好轉之後,她的想法也逐漸轉變。「身為一名作家,當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被閱讀,因此如果我有機會出書,那我當然會選擇出書,這是很自然。」
不過隨著在微博的文章廣為流傳,方方也成了全國知名的人物,有人稱她文字平實,感情深切;但也引來不少的輿論攻擊,認為她的書寫與事實不符,造成人心動盪與不安。
方方回憶,當時她仍被困在武漢的家中,經歷那場災難,但關於對她的批評、謠言,早已在網路上流傳,許多網友對她網路霸凌、質疑她造謠,並發出威脅生命安全的言論。即便一年後的今天,這些攻擊仍然沒有停止。
發表了武漢日記後,方方指出,自己的生活模式大致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文學生涯已經徹底的改變了。受到當局和文學界的排斥,不再有機會做評論或在雜誌上發表文章,也無法參加各式的文學活動。
方方稱,這是他自1982年開始從事文學工作後,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這顯示了極左民族主義在中國,特別是政府官員心中根深蒂固。」
由於極左民族主義者的威脅,方方表示她現在盡量減少出門。而她也回憶,武漢解除封城的那一刻,看著荒蕪的街道時,感到的不是自由,而是慶幸能倖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