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別讓「手」變成破口 專家:物體表面病毒「沒那麼快死」

記者陳弋/綜合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群聚感染蔓延社區,今(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1例確診(案870),為案839護理師的祖母,桃醫相關確診累積10例。這10起感染事件有些發生在院內,有些在社區,令外界擔心的是,部分醫護人員接觸時都有配戴口罩,病毒仍趁虛而入,專家指出,接觸傳染的可能性也很大。

▲專家研判,桃園醫院部分感染事件可能肇因於「接觸傳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過去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從感染到發病平均是5~7天,不過從這次桃園醫院感染事件可以發現,天數縮短為2~4天,病程似乎更急了。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昨(19)日坦言,這次擴散的病毒跟去年第一波不一樣,它屬於一個強勢的病毒株「D614G」。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進一步解釋,這個病毒株存在一段時間了,目前在美國流行的幾乎都是這個病毒株,病毒持續在突變。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D614G的傳播力更高,但臨床症狀和原本的病毒株差不多,致死率也沒有比較高。在桃園醫院的案例中,案856和案838僅短暫接觸,且雙方都配戴口罩卻仍發生感染,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週一(18日)在廣播節目中指出,新冠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但病毒在物體、環境中仍能存活數小時到數天不等,因此也要注意接觸傳染的風險,醫護人員應隨時用酒精消毒環境和手部,不要隨意觸摸眼、鼻、口。

▲冬天是新冠病毒的活躍期,物體表面的病毒仍能維持活性好一段時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冬天正逢新冠病毒的活躍期,中國最近一樁「雪糕檢驗出病毒」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對岸的國務院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從去年就發現很多暴露在冷鏈物品的工作人員染疫,後來衛生單位在這些冷鏈物品外包裝上確實分離出活體病毒。這也證明了物體表面的活病毒是可以導致人感染的,病毒在脫離人體的狀態下仍存在活性。

馮子健強調,特別是在進入冬季以後,環境溫度總是很低,和冷鏈的狀況很相似,所以也會導致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的時間延長,導致人員在接觸物品後發生感染。

看更多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