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隆研究獎美西時間16日揭曉2021年得主,來自台灣、任教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張凱崴以人工智慧研究獲獎。他受訪談到,核心目標是讓科技更符合人性。
▲來自台灣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腦科學系助理教授張凱崴(右下)與同校3名教授獲頒代表科學界未來之星的史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圖/UCLA提供)
史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自1955年設立史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每年在美國、加拿大大學和研究機構選出獲獎100多名年輕學者,提供2年7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210萬元)研究獎金。
史隆基金會總裁法克(Adam Falk)說:「簡單來講,每位獲獎者都是未來之星。得到史隆研究獎,代表科學界在對你說:做為一位年輕學者,你的成就已到達最先進的境界。」
諾貝爾獎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Feynman)、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故事主人翁數學家奈許(John Nash)和台灣的諾貝爾獎化學家李遠哲都曾是史隆研究獎得主。歷年來總共51名史隆研究獎得主得到諾貝爾獎。
今年史隆研究獎在電腦科學、地球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物理學、計算及演化分子生物學等8個領域中,共128人獲獎,張凱崴是UCLA的4名得獎者之一。
校方發布新聞稿介紹張凱崴的研究領域包括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新聞稿指出,隨著各領域數據資料大量增加,語言處理技術應用於現實生活許多層面,影響全世界數十億人;張凱崴研究團隊開發出的運算方法,能讓人類語言處理的程序更有效率、更多元、穩定及兼具公平性。
張凱崴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談到自己能夠獲獎,代表人工智慧研究在電腦科學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疫情時期,他在大學部開課,同時有250個學生上線修課,「人工智慧在美國大學很熱門」。
對外行人而言,人工智慧(AI)似乎存在於難以捉摸的虛擬空間裡,張凱崴用比喻方式解釋他的研究:「就像人類發明飛機,一開始只是思考怎麼飛上天,之後再想怎麼載貨物,最後則要讓搭飛機更安全、更舒適。」
人工智慧這項技術也是一樣,以他專精的自然語言處理而言,目的是讓電腦了解人類的語言,進而可以為人類解決問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希望有一個更值得信賴的系統,電腦的技術可以更穩定、公平、多元,畢竟任何的技術都要放到應用上,必須思考到人的問題」。
不像科幻電影中,人類受到機器人統治的災難,張凱崴研究「用科技去控制科技」,他認為人工智慧無論多精美,最終是人類製造出的產物,不是無中生有的魔術,身為科學家的責任就是運用科技,解決人類的難題。
「科學是處理真正的問題。」張凱崴說,這理念是他就讀台灣大學時,從啟蒙教授林智仁身上學到。台大資工碩士畢業後,他到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曾加入微軟、Google等科技大廠的研究部門,3年前到UCLA電腦科學系任教。
張凱崴表示,他的研究橫跨多個領域,除了8名博士班學生參與,另外與UCLA醫學院、電腦科學、社會科學、統計學等多個學門20名教授合作,目的是讓人工智慧更多元、公平和穩定。
他舉例,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電腦可以代替醫生閱讀大量的醫學文獻,進行資料分析,這個時候,除了自己專精的電腦科學之外,必須依靠公共衛生、社會科學領域專家參與,讓這系統更為可靠,消除偏見也更符合人性。
「科技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是張凱崴從高中開始參加程式設計比賽,大學踏入資訊領域的初衷,「如果開發出一個好的科技,一下子可以幫助很多人;探索的過程中,好像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有種把人類科技往前推進的感覺」。
無論是台大老師林智仁或博士班指導教授羅思(Dan Roth),張凱崴說,他們都是很踏實的人,在他們身上學到,身為科學家,要為人類解決實際的問題。
這次能夠獲獎,張凱崴感謝台灣的父母,在他成長過程中支持孩子找尋自己的興趣,也感謝同為系上教授的妻子彭楠贇在研究與生活上的支持。35歲的張凱崴即將在4月初為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