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近2年房市不斷升溫,不少人開始對「銀行估價」基準與準確度討論相當熱烈。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由於銀行針對房屋放貸並非民眾交易價格決定,而是以「銀行估價」為準,產生明顯價差時,甚至會讓民眾懷疑自己是否「買貴了」,也難怪民眾對於銀行估價方式相當關心。
▲銀行評估房價市值除了資料庫外,也會向當地房仲取得資訊。(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舉例來說,民眾購買合約價格1,000萬的房產,希望可以貸款8成,這時銀行放貸並非是1,000萬貸8成給購屋者,而是由銀行對房產的估價來決定。如果銀行對房子估價僅有900萬,民眾就只能貸款到900萬的8成,也就是720萬,等於要多拿出80萬的自備款才足夠買房。
陳傑鳴說,目前主要的本土、外商銀行兩大類估價方式略有差異。「本土銀行」因承做房貸案件較多,內部除了有自己估價人員外,更有不少房市交易資料可供確認,因此對房屋價值評估一般都蠻準確的;「外商銀行」內部房貸資料不如本土銀行多,但往往也會跟仲介配合取得行情資訊,因此估價誤差也不會太大。
不過,由於不同銀行可承做房貸所剩額度不一,有時額度不足時,估價會比較嚴格與保守,也會影響估價總額的判斷。因此,建議民眾買房簽約前,可先請銀行評估房屋價值與貸款成數,並選擇多間銀行評估,確認貸款符合預期時才進行簽約,如此可以降低後續交易糾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