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抗日戰爭時期,在當時國軍當中有不少的抗日名將,能讓日軍忌憚的人還是少數,湯伯恩就是其中一位。不過,湯恩伯後來以治胃病為由前往日本,蔣介石只以4個字敷衍;而當湯恩伯死後,蔣介石又說了4個字,前後8個字,字字讓人感到心寒。
▲ 對於國軍來說,湯恩伯是戰神一般的存在,也是蔣介石的得力部下。(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湯恩伯36歲時,被蔣介石任命國民黨陸軍中將,管轄國民革命軍第13軍,13軍在當時是國民政府中央軍嫡系主力,官位扶搖直上的湯恩伯,因此被視為是蔣介石的「寵兒」。
對於國軍來說,湯恩伯就是戰神一般的存在。他曾經在南口戰役和台兒庄戰役中的表現令人無法不尊敬他,日軍聽到他的名字也是恨得咬牙切齒。但這樣一位抗日英雄,最後如何被蔣介石評價?從他晚年最後那場重病時就能看出些問題。
▲ 湯恩伯在日本動手術期間,因種種原因死在手術台上。(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1950年3月,患病的湯恩伯打算乘飛機去日本,蔣介石得知後趕緊派人去阻攔,最後硬是沒讓他去成。湯恩伯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這件事後更是讓他心力憔悴,後來一檢查是肝病,必須出國治療,然而蔣介石卻認為他是想藉機逃去日本,只冷冷的回了4個字「就地醫治」。然而,當時國內的醫療水準不足,這事就被耽誤了。
然而,這一拖就拖了4年,1954年4月,湯恩伯自覺身體異樣,後經醫生檢查疑似癌症,這次再不出國治療,恐怕就是在這等死了。湯恩伯再次向蔣介石申請出國,蔣介石因此批准了。但湯恩伯的病被耽誤了好幾年,小病已成了大病。
1954年6月29日,湯恩伯在日本進行手術時因失血過多而死。對於跟隨自己多年的部下離去,蔣介石沒有顯露出絲毫惋惜,反而又說了4個字「死了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