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花芸曦/台北報導
台灣史上至今最嚴重山難,發生於1913年3月22日,當時政府發起「五年理番計畫」,由一名高山測量師野呂寧,帶隊組成合歡山探險隊,豈料錯估天氣變化,堅持登山,遇大雨、冰雹,露營帳被吹毀,一行人紛紛走避,卻慘遭凍死、失蹤,史稱「野呂寧事件」。
▲合歡山冬季白雪皚皚,素有「雪鄉」之稱(圖/STEVEN HUANG授權使用)
合歡山海拔3422公尺,當時探險隊組成包含專業技師團、警備人員一百人、苦力人夫100多名及熟知山形地勢的60位原住民,啟程當天,天氣風光明媚,野呂寧還認為是上帝的祝福,不到下午三點,一行人已經抵達合歡山山腳,豈料原住民傳出騷動,七手八腳與日本警備人員努力溝通表達,原來原住民堅持不能再往上,要就地紮營。
不過野呂寧並不理解為何,認為要持續向山上前行,到達鞍部有平穩的環境,還可以避風,也必須要在四點抵達才符合登山進度。多次來回溝通下,原住民堅持不再往上,一行人就在合歡山山腳下告別。其餘探險隊持續登山,下午四點到達合歡山山頂紮營。
然而,晚間一到,風雲驟變,氣溫驟降,天空下起暴雨還伴隨著冰雹,幹部們要求所有人熄滅營火,趕緊回到帳篷內,並以口糧代替晚餐。大夥希望天氣好轉,但沒想到狀況越來越差,強風持續增強,氣溫持續驟降。帳篷內的隊員失溫掙扎,此時野呂寧走出帳篷,發現帳篷天幕全被吹走,擔心帳篷被砸壞、濕透,也擔心100多名居住待在平地的苦力害怕,因此勒令警備隊員去安慰他們。
▲合歡山周邊由七座山峰所串連合稱合歡群峰。(圖/資料照)
沒想到一百多位苦力卻已經自行跑走,找不到人的狀況下,還留在山頂的人勉強熬過低溫、強風、冰雹,隔一日,氣溫仍低,野呂寧評估,沒有苦力再持續上山只會全隊覆沒,轉而下山,過程中有人開始失溫或摔下山谷,存活的人只能持續往前,而此時他們遇上前一晚逃跑的苦力,幾十人全部躺在山坡上,手腳冰凍如冰棒,成了冰屍。
後續,救難隊展開搜救,原住民因熟悉山形,因此躲在小屋逃過一劫,其他人則沒這麼幸運,在半路凍死的共34名,且全數為台灣人,最後倖存僅57人,其餘全數失蹤,這也是台灣史上最大的山難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