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台灣外食族群比例高,不少人都會選擇以便當解決三餐,近日網路流傳一張「難吃便當配菜」,列出12種配菜,引發討論,作家顏擇雅今(11)天也發文提到被列其中的「電話線」,她說,這是拜全球化所賜。
▼▲被稱為電話線的海茸是台灣常見的便當配菜之一(圖/翻攝自爆廢公社)
顏擇雅發文寫道,這兩天台灣熱議一種便當菜電話線。不知大家有注意這道菜是何時進入便當的嗎?這種食材學名Durvillaea antarctica,通常譯為海茸,或南極公牛藻,是智利傳統食材,在智利餐桌上叫 cochayuyo。
她指出,會進來台灣,變成我們便當菜,應該是二十年左右的事,拜全球化之賜。目前,台灣是主要進口國。「我不知在台灣以外,它是不是常見便當菜」。
顏擇雅說明,海茸是一種褐藻,「在我念的中學課本,它是一種植物。但如今課本,應該不可能當它是植物了」。她提到有一篇文章簡單交待褐藻在生物分類上近20年的變動史,一下假菌界,後來說是色藻界。反正,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就是了。
顏擇雅進一步表示,依據此文,褐藻類 (包括電話線) 現在是SAR超類群 (藻蟲界) 。(網路科普文,譯法可能不是台灣,她不知台灣目前生物課本怎麼寫。) 貓咪身上弓形蟲也屬於這個超類群 。
顏擇雅還說,自己有時會為了增加便當菜的「生物多樣性」 而點電話線。想想,雞肉是動物界,高麗菜是植物界,菇與木耳是真菌界,再點個電話線,就連SAR超類群也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