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菇包廢棄物也能變貓砂!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藥毒所)利用菇類栽培太空包中的栽培基質,成功研發製成「再生貓砂」,具有可分解及天然的特性,用完甚至可以拿去堆肥。
▲菇類栽培太空包中的栽培基質變成「再生貓砂」,用完還可以拿去堆肥。(圖/農委會藥毒所提供)
藥毒所今(16)日表示,相較於傳統礦物貓砂,菇包廢棄物再生貓砂可由環境自然分解,粉塵量較一般膨潤土貓砂少10倍以上,不僅更加環保、安全,且成本降低,在價格上也具有優勢。藥毒所推出的再生貓砂已完成噸級的量產測試,預計技術轉移1年後即可上市,讓國內的愛貓族可以選用國產優質再生貓砂,不但省荷包,還能減輕環境負擔。
台灣每年產出約10萬公噸以上無法利用的優質菇類栽植基質,亟須妥善回收處置,以降低環境衝擊。農委會108年調查顯示,全國家貓總數約76萬頭,每隻貓平均每月使用至少3公斤貓砂,每年貓砂需求至少2千公噸。目前市場貓砂產品以進口居多,其中膨潤土礦物砂占進口量的80%,使用後無法分解或焚化,僅能掩埋處理,引發環境問題。
藥毒所107年起導入菇包基質加值關鍵技術,研發再生貓砂,一方面解決菇包與傳統貓砂的環保問題,另一方面追求減廢及減排的循環經濟。菇類栽培太空包中的栽培基質主要成分為木屑,來源樹種如相思樹、山黃麻、橡樹、木麻黃等,另外少量的其他成分則包括豆類蛋白質粉及米糠。這些栽培基質因應菇類需求,具高吸水性,且須符合相關食物安全標準。
藥毒所指出,再生貓砂具可分解及材質天然的特性,使用後甚至可再作為堆肥,可形成完善的環保循環。目前藥毒所研發的再生貓砂分為凝結式及崩解式2種,可供愛貓者針對不同習性的貓隻選用。
凝結式貓砂的特色為吸水性佳,粉塵量少;而崩解式貓砂則有單價較低的優勢。相較於目前占進口量高達8成的膨潤土貓砂,藥毒所研發的凝結式再生貓砂具有膨潤土的相同優點,且粉塵量少10倍。
▲農委會藥毒所研發「再生貓砂」,提供貓奴們更平價和環保的選擇。(圖/農委會藥毒所提供)
以無法利用的農業資材發展再生貓砂產品,國際間主要以玉米梗、回收木質材料為主,美國、德國、日本、中國是主要研發國家;以菇包栽培基質轉為貓砂應用,目前在國外尚無相關發表技術,台灣身為菇類王國,隨著菇類產值年年攀升,廢棄物的循環應用研發也展開領先國際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