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是全球慢性腎臟病和洗腎人口最密集的國家,若罹患慢性腎臟病且未控制良好,導致發生末期腎臟病,就會面臨洗腎或需腎臟移植的狀況,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根據統計,台灣是全球慢性腎臟病和洗腎人口最密集的國家(圖/記者陳弋攝影)
為呼籲民眾照顧腎臟健康,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團隊舉辦「腎利人生 守護健康」活動,由醫師及營養師分享衛教訊息與飲食諮詢,現場也響應即將到來的清明節習俗,帶領民眾及病友一起體驗手作潤餅活動。
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孟財表示,慢性腎臟病主要是由糖尿病、高血壓、高齡、長期使用會傷腎的藥物、長期暴露於化學物質或污染因子所導致。慢性腎臟病會造成貧血、心血管問題、營養不良、以及骨骼與鈣、磷平衡失調等問題。通常慢性腎臟病在初期時沒有特定症狀,因此難以察覺,但若出現下述症狀:泡沫尿、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無力、皮膚乾癢、不明疼痛、嗜睡等,一定要盡速就醫接受檢查。
面對慢性腎臟病,不少病友常面臨飲食選擇的困擾,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吳欣柔表示,過度限制飲食攝取,表面上檢查指數不會上升,容易誤以為腎臟病變已經好了,但實際上有80%的病人因為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因此腎功能變差,導致提早面臨洗腎。
她建議飲食主要把握:1.提供充足的熱量與營養、2.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3.控制理想的血糖、血壓及血脂、4.體內電解質與水份恆定。舉例說明,雖然腎臟病人須遵從低蛋白飲食,但蛋白質限制太過嚴格,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因此會建議病人依自身體重,每天攝取蛋白質0.6-0.8公克/每公斤體重,才能補足身體所需營養。
陳孟財醫師提醒,想要預防慢性腎臟病,平日須控制三高、勿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健康食品、飲食掌握六少:少鹽、少鈉、少磷、少油、少糖、少喝酒,兩多:多蔬果、多喝水;兩適量:適量蛋白質及鉀等原則,就能輕鬆護腎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