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結核病日,花蓮縣結核病發生率由2005年每10萬人口137.8人降至2020年每10萬人口54.7人,降幅6成;花蓮縣衛生局以「分秒必爭、結核消聲」宣示終結結核的決心。
▲花蓮縣結核病發生率 近15年降幅6成花蓮縣結核病發生率由2005年每10萬人口137.8人降至2020年每10萬人口54.7人,降幅6成;世界衛生組織提醒民眾在全球共同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之際,也能持續關注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結核病。(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訂定今年世界結核病日主題為「分秒必爭、結核消聲」(The Clock is Ticking),提醒民眾在全球共同對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之際,也能持續關注同樣為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結核病(TB)。
花蓮縣衛生局表示,結核病仍是台灣最重要的傳染疾病之一,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空氣傳染,是可治癒且能有效預防的疾病。
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配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推動結核病10年減半,花蓮縣結核病發生率由2005年每10萬人口137.8人,下降至2020年每10萬人口54.7人,降幅達60.3%,防治成效顯著。
朱家祥指出,今年除持續全面篩檢找出結核病病人進行治療外,更加重視結核病接觸者進行胸部X光檢查;當社區部落通報結核病個案時,衛生所公衛護理師會依照傳染病防治法進行疫調,再請接觸者進行胸部X光檢查。
結核病接觸者追蹤是結核病防治工作重要的一環,透過初步接觸者追蹤檢查可以找到感染源,早期轉介至醫院接受治療,阻斷社區傳染鏈;另外可以早期監測到接觸者是否有發病的情況,及早診斷治療。
朱家祥表示,若遭受到結核桿菌感染成為潛伏結核感染者,雖不具傳染力,但仍有10%的機會進展為結核病。通常在接觸後2年內發病風險最高,衛生局引用最新、準確性極高的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提供接觸者抽血檢查,以預防性投藥防止潛伏結核感染者發病。
由於結核病大多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若輕忽久咳、有痰等身體不適症狀,不僅健康受到威脅,更有可能將疾病傳染給周遭親友。
為讓民眾透過簡便的方式增加對結核病的認識與警覺,衛生局推廣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的結核病簡易自我篩檢問卷:以咳嗽2週(2分)、咳嗽有痰(2分)、胸痛(1分)、體重減輕(1分)、食慾不振(1分)等5個症狀計分方式,讓民眾了解若各項症狀加總超過5分時,就有可能是結核病的高危險群,應儘速至衛生所或醫院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