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實習編輯葉定豊報導
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3人桃園結義,不但同床共枕,還一同出生入死;雖然3人表面上是君臣關係,但私底下卻是以兄弟相稱,可惜他們「同年同日死」的約定,被東吳硬生生的粉碎,關羽和張飛先後慘死,劉備因此火冒三丈,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卻沒叫上空閒的馬超,反而帶了一群新兵遠征,原因竟是想藉機培養未來的蜀軍中堅力量,這個用意連諸葛亮都要花費5年的時間才發現。
▲關羽、張飛先後離世,劉備氣得對東吳出兵。(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西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慘死,荊州也一併失去,劉備因此大怒,隔年他正式稱帝後,親自帶兵攻打東吳,當時他還叫上張飛助陣,但張飛卻有一個醉酒鞭打士卒的壞毛病,以至於在趕來的過程中慘遭暗殺。
▲夷陵之戰前,馬超已經50多歲,實在不適合遠征,劉備才沒有叫上他。(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張飛的死間接說明,此戰極為不利,但劉備仍一意孤行,當時諸葛亮被安排在益州、趙雲守江州,只有馬超可以調派,既然劉備損失一名富有戰鬥經驗的老將,為何不叫上馬超出戰?其實劉備這樣調派,除了可以保護老將外,也可以鍛鍊新人,他自己也知道此仗必敗,完全出自於一己私利,再加上戰略不合,才不想讓老將隨他一起衝動,當時的馬超已經50多歲,不但飽受傷病,戰力也不如年輕時勇猛。
▲諸葛亮直到5年後,才知道劉備的用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雖然夷陵之戰慘敗,但劉備帶的這批年輕將領,經過戰火洗禮,日後漸漸成為蜀軍的中堅力量,5年後諸葛亮北伐,他手下的將領大多是這些曾參與過夷陵之戰將領,成為諸葛亮一大助力,這時他才明白劉備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