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花芸曦/台北報導
你還記得嗎?過去收看電視、電影或報紙時,中文字幕都是「從右到左」,而不是現在的「從左到右」,而這一項的文化習慣改變,是源自於歷史上的今天,1996年教育部決議中文橫式書寫,不再規定由右至左,也正式調整了中文書寫的習慣。
▲過往的中文書寫是從右到左。(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為何過往中文字會從縱向由右至左撰寫?其實主要來自於古代書寫竹簡時右手持筆,左手持簡並順勢將其排列的方式;也有另一說,是過往石碑刻字時,左手拿釘子,右手拿槌子,自然是從右向左比較方便。
使用正體中文的台灣對於文字的書寫方向,過去無任何強制政策,民間則慢慢的養成「直排由右至左、橫排由左至右」的默契,而後政府也將此默契訂為規定,但文字排列方法混用隨處可見。例如早期火車站之站名牌採右橫書,舊山線泰安車站(1998年廢止)即成了「安泰」,英文部份亦遷就其排序成了「AN TA」(註:TA疑為誤用,應為TAI),保留至今成為一大觀光特色。
▲電影字幕先前也都是從右到左,現在看起來很不習慣。(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2004年5月4日,中華民國立法院三讀通過《公文程式條列》,將沿襲已久的公文直式書寫,由翌年起改為橫式書寫。同月9日,報紙也跟進宣布橫式標題改為由左至右。在台灣,自國小至高中的國民基本教育中,國語、國文教科書以直書為主,其他科目則較常見橫書編排。小說詩歌等文藝作品、報刊的部分版面等,也多會沿用縱排,至今大多只剩下宮廟匾額等地方以「從右到左」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