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玉翔/高雄報導
台灣第一間民營造紙廠—永豐餘投控旗下中華紙漿久堂廠今(28)日歡慶70周年!久堂廠是永豐餘文化用紙的起家厝,永豐餘集團二代、現任永豐餘董事何壽川表示,久堂廠帶動大樹區域經濟發展、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更現場自曝小時候「挖地瓜」趣事。
▲中華紙漿久堂廠歡慶建廠70周年。(圖/永豐餘提供)
何壽川表示,「因為便利交通和潔淨水源,久堂廠在大樹落腳深耕。廠內員工約七成為大樹區居民,廠裡經常看到父子或是夫妻同在廠裡服務,甚至還有三代都是久堂人。」因為員工多為在地人,久堂廠以照顧員工的心,認真關懷在地事務,分享資源回饋鄉里,並積極引進新血促進地方繁榮。
秉持著永豐餘「專精創新,循環永續」精神,何壽川帶領研究團隊研發全台第一張非塑食安用紙,未來久堂廠也將以紙張的材料科學為主轉型成為非塑全循環材料供應者。
▲▼1950年台灣第一間民營造紙廠—久堂廠正式建廠。(圖/翻攝自Youtube-中華紙漿)
至於今日久堂廠歡慶70周年,何壽川也開心地說起小時候的經歷,他表示,「台灣糖業鐵路是比縱貫鐵路還要早出現的東西,以前在南部都用糖鐵出入,在縱貫鐵路還沒有完成之前,糖鐵是台灣早期的主要交通方式。而我本身,因為我當兵是在屏東修理飛機、重整飛機,常常經過九曲堂,在我記憶當中,1950年我父親決定要在九曲堂開廠的時候,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在久堂廠的宿舍鐵橋下「控窯」,而且還是自己去挖地瓜,所以這個就是我15歲時印象最深刻的事。」
何壽川感性表示,久堂廠在大樹與社區共生共享共榮70年,九曲堂對永豐餘來說,就像是母親的懷抱,一代一代的人在過去打下基礎,目前從文化用紙的公司,轉型為材料科學公司,研發非塑全循環材料,期待成為開拓未來的業界先驅。
▲久堂廠從文化用紙的公司,轉型為材料科學公司,研發非塑全循環材料。(圖/翻攝自Youtube-中華紙漿)
中華紙漿董事長黃鯤雄表示,久堂廠在同仁們共同努力下,成為全台最大文化用紙廠,更承擔著印製國民教育教科書的文化工作。近十幾年來,投入高附加價值特殊功能用紙,發展包括作標籤不可或缺的格拉新紙、光電面板上的豐光紙以及醫療用紙等,並與時俱進發展各式功能用紙,不只以紙張材料科學挑戰世界,更進一步導入AI 4.0造紙工藝,提前預警控管、提高造紙品質。在園遊會現場更導入廠內RFID(無線射頻辨識)技術,一秒感應進場、一秒領餐盒,以科技解決進場採實名制和資料處理。
▲園遊會現場更導入廠內RFID(無線射頻辨識)技術,一秒感應進場、一秒領餐盒,以科技解決進場採實名制和資料處理。(圖/記者戴玉翔攝影)
今日廠慶活動,前副總統陳建仁也特別到場。久堂廠建廠初期,適逢陳建仁的父親陳新安擔任高雄縣長,陳新安大力建設全縣發展工業經濟,這份在地情誼也讓陳建仁親臨會場見證父執輩的傳承。
同時,今日舉辦台灣首創的「非塑園遊會」!現場完全看不到任何塑膠製品,所使用的紙吸管、紙杯、紙餐盤與紙餐盒,全都是不含塑膠淋膜的《益利系列CircuWell》全紙容器,即便是垃圾桶也是瓦楞紙材質,無任何塑膠產品,就連攤位展示背板也捨棄含有塑膠的珍珠板、改以紙板替代。
當這些全紙餐具使用完畢,無需特別分類,可以全數丟進瓦楞紙垃圾桶,當天就運往中華紙漿台東廠進行回收成為造紙原料,實踐全紙回收循環。藉由「非塑園遊會」,久堂廠向臺灣及世界展示了累積70年的研發能量,引領當前的非塑風潮,分享更為綠色永續的生活方式。
▲台灣首創的「非塑園遊會」,即便是垃圾桶也是瓦楞紙材質。(圖/記者戴玉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