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新聞/人民幣重貶 台灣電子業的重重一擊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撰文/朱丰瀛(新新聞)

過去人民幣只有「升值」一個方向,成為台商投資中國的附加紅利,但自從去年下半年升貶波動變成「新常態」,便讓持有大量人民幣資產的台灣業者笑不出來,八月中這波重貶,更可能造成重傷。

人民幣在八月中彷彿「自由落體」重貶超過四%,在中國擁有龐大營運據點、以及手上握有人民幣資產的台灣業者,恐怕受傷慘重,一位電子廠財務主管直言「措手不及」。

民幣突如其來的大幅貶值,其實對台灣電子業的衝擊有諸多層面。首先,這意味著過去人民幣只漲不跌的趨勢已經不再,過去靠匯兌就能創造漂亮的獲利數字,接下來反而得擔心,匯兌波動將會吃掉原本就已經微薄的本業獲利。

至於人民幣走貶導致中國消費者需求減弱、以及紅色供應鏈在海外的競爭力提升,都可能對台灣電子廠帶來直接或間接的衝擊。

新新聞

台商投資中國,人民幣部位不少

對台灣電子業來說,過去人民幣只有一個方向,就是不斷往上升值,這是台商投資中國所得到的附加紅利,不僅享受到低廉的勞工成本、當地政府提供的低廉賦稅,還受惠於手上的人民幣一路往上升。

嚴格來說,電子業大多向客戶收美元,成本中絕大多數亦是美元,僅有少部分支付中國勞工與供應商的成本為人民幣,因此除了日常營運需求之外,就功能性來看,廠商並不需要囤積太多人民幣。

不過,長久以來人民幣的升值走勢,令業者垂涎欲滴。電子業人士表示,過去一些常態做法,包括電子廠借美元換人民幣,也就是把資產中強勢貨幣(人民幣)的比重提高,負債中則以弱勢貨幣(美元)為主,一來一往賺得匯兌收益。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品牌崛起,目前許多中國業者與台灣供應商之間,並非如傳統以美元交易,而是直接採人民幣交易,這也使得廠商手上的人民幣部位往上增加。

部分業者近年轉型,例如藍天集團轉進中國的電子通路百腦匯,在各地覓地、興建賣場,手上同樣有大量人民幣資產,這次恐怕受到不小影響。

升貶波動新常態,業者笑不出來

人民幣資產的數據,在各家公司的財報上不見得會顯示,不過近年不少電子大廠積極購買中國銀行所發行的人民幣計價理財產品,希望利用手上閒置的人民幣創造更多收益,也顯示出廠商手上握有大量人民幣的事實。

不過自從去年下半年中國人民幣雙向波動變成「新常態」,過去靠著人民幣而發匯兌財的業者,恐怕再也笑不出來了。

可以發現,過去以操作匯兌著名的廣達,今年第一季匯兌損失竟達一‧五億元,讓各界倍感意外;過去兩年,廣達每年的匯兌收益都超過五十億元。

也因為廣達過去手上的人民幣水位高,甚至可以高到「借」給當地銀行、賺取利息;把利息與匯兌加起來,有些時候廣達的業外獲利甚至與本業獲利金額相當,讓業界戲稱其為「廣達銀行」。(本文未完,完整文章請見1486期《新新聞》,或新新聞官網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