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實習編輯葉定豊報導
熟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魏將領鄧艾帶的2千殘兵,大勝諸葛瞻率領的7萬蜀軍,究竟蜀軍是如何輸掉這場人數相差30倍的戰役。實際上鄧艾的部隊不只2千人,並且全都是精銳部隊,只是諸葛瞻沒有實戰經驗又錯失良機,才會被鄧艾擊殺。
司馬昭於西元263年8月,派大軍兵分三路伐蜀,分別是諸葛緒的三萬多人、鄧艾所率三萬多人、鍾會率領主力十多萬人。沒想到卻被姜維拒於劍閣之外,導致魏軍久攻不下,糧草供應不便。
正當鍾會打算退兵時,鄧艾突然想到一個妙計,據史書記載:「從陰平由邪徑(小道)經漢德陽亭(今四川劍閣西北)趣涪(今四川綿陽東),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指蜀軍)必還,則鐘會方軌(兩車並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鄧艾帶著近3萬將士從陰平小道出發,,一路上高山險峻,人跡罕至,成功繞過蜀軍防線,抵達江油,雖然江油關是天險,但守將馬邈卻不戰而降,這讓疲憊不堪的鄧艾軍有了休整的時機。蜀軍得知江油失守後,頓時軍心大亂,劉禪立刻派遣諸葛瞻抗擊鄧艾,於是兩軍正式相遇。
▲鄧艾對決諸葛瞻,手下至少接近3萬人。(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當時鄧艾率領近2萬精銳,再加上鐘會派來的田章率領5000人來支援,對陣諸葛瞻率領3萬由地方駐軍和禁衛軍組成混合部隊,可見雙方的兵力差不多。
不過由於鄧艾長年和姜維斗智斗勇,他手下的鄧忠、師纂等人,都是跟隨鄧艾多年之人,反觀諸葛瞻,雖然有智商,卻沒有得到諸葛亮的真傳。他的手下張遵(張飛之孫)、李球(李恢侄子)、黃崇(黃權之子)、諸葛尚(諸葛亮之孫)等人,和他一樣都是功臣後代,卻沒上過戰場,也沒作戰經驗,導致諸葛瞻屢次錯失戰機,在陣地戰中輸給鄧艾。
此外,成都附近駐軍和禁衛軍,很久沒有打過仗,連蜀漢內部小的叛軍都敗過,跟魏軍精銳部隊作戰,怎能取勝。因此就算諸葛瞻戰勝了鄧艾,但這場戰役已經讓蜀漢元氣大傷,滅亡也只是早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