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網/漾台中
【文|高嘉聆 攝影|陳晉生】
熱帶雨林,乍聽是一個遙遠的名詞,其實,生活當中的飲食、宗教、日常用品等,處處都有熱帶雨林蹤跡。跟著植物作家—胖胖樹王瑞閔腳步,探尋雨林植物魅力。
中興大學佛系植物一次蒐羅
中興大學可說是王瑞閔的熱帶雨林植物啟蒙地。「1994年暑假,我偶然在中興大學的垃圾桶中,拾獲一本植物圖鑑,從此開啟我的植物自學之路。」從小學到出社會前,就一直住在中興大學的周邊,熱愛植物的他,在校園裡走跳如同家常便飯,總是拿著植物圖鑑細細比對一草一木,並從中獲得觀察的樂趣,如今,也想將這份生活的況味,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春暖花開,中興校園裡的苦楝樹開滿了淡紫色的小花,散發清雅香氣。(圖/陳晉生提供)
綻放如煙花的無憂樹
雖然不曾就讀中興大學,但對於王瑞閔來說,這座校園就像是一座植物的大教室,他建議可從正門東側小禮堂旁的側門進入,因為這裡有許多特別的熱帶植物,像是佛教經典或佛教故事中,經常提及的亞洲熱帶花草、樹木,都可以在中興校園裡找到它們的身影。「因為佛教起源印度半島,屬於亞洲熱帶雨林區域,看似很遙遠的南亞,其實與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在植物上有很多重疊性。」
春天,多種植物進入花期,正是欣賞的好時節。「走!我帶你們去看一棵特別的樹!」沿著椰林路往內走,在森林系館旁,有一株盛開橘紅色花朵的無憂樹,雖然不高,但花卻開得茂盛而燦爛,每一小叢都像是綻放的煙火。
在佛教中,有著名的四大聖樹,分別代表佛祖出生、悟道、傳道、涅槃等重要的歷程,根據《八十誦律》記載,佛祖的母親即是在無憂樹下,手握樹枝誕下佛祖,這個聽來頗有傳奇性的故事,王瑞閔從「植物偵探」角度梳理,倒是十分合乎邏輯,「佛祖誕生時為春天,正好是無憂樹開花之際,想像一下,佛祖母親到樹下賞花時,突然陣痛,無憂樹的枝幹不高,正好方便抓著使力,從植物的視野出發,這些線索完全扣合得上。」
▲無憂樹的花朵最初為橘黃色,後漸漸轉為橘紅色,滿開時美得像盛放的煙火。(圖/陳晉生提供)
順著椰林路繼續走,在大學路和中興路交叉口的生命科學大樓周邊,有成排而高大的菩提樹,另外過中興湖,位於圖書館東側也有幾株菩提樹,這是最廣為人知的佛教聖樹,傳說中佛祖就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菩提的梵語「bodhi」即為覺悟的意思,全世界幾乎有佛寺的地方就會種植菩提樹。
絕美黑板樹林蔭大道
出了中興路往校門左右兩側望去,是筆直而高聳的黑板樹大道,相當優美,尤其春夏之時,步行或騎腳踏車於樹下穿梭,林蔭樹影篩去了陽光的炙熱,不僅涼快,還很賞心悅目。黑板樹是常見的行道樹,也是佛經裡所說的七葉樹,根據《長阿含經》、《雜阿含經》、《大智度論》等佛教經典論著,佛祖在七葉樹旁的洞窟內,進行傳道說法,然而,王瑞閔卻感嘆,黑板樹古今命運大不同,從前,是佛教四聖樹之一,引進台灣之後,一度被選為台中市的市樹,如今卻變成不受歡迎的路樹,時被指為破壞路面、花有異味。「其實我們應該這樣思考,植物的演化是為了適應大自然而來,並非為了服務人類。」王瑞閔的一席話點醒了人們對於植物的刻板思維,值得深思。
從興大路的黑板樹大道,再度回到東側小禮堂旁的側門,正好繞了中興校園的一小圈,也可以把佛教四大聖樹一次蒐齊。側門旁的維也納森林,有一株不太起眼的樹,若非王瑞閔帶路,往往走過、路過,還是會錯過,不過,這棵樹可大有故事,即為傳說中佛祖涅槃時的娑羅樹近緣種,又稱為紅柳桉,這種樹在熱帶地區可以長得十分筆直高大,甚至曾有接近100公尺的驚人紀錄,在唐代高僧玄奘口述編集而成的《大唐西域記》中,即描述了娑羅樹的特徵,並為如來寂滅之所。
除了佛教四大聖樹,中興校園裡還有許多有趣的熱帶雨林植物,例如圖書館旁的猴面果,泰國人會以其木材做成去角質的磨砂粉,森林系館後方的墨水樹則是早期用來製作染劑的原料,而從西側大學北路的側門進入,高達五層樓的耳豆樹就像一頂大雨傘,春雨過後長新芽時,是最美的時刻。
科博館植物園 溫室裡的雨林
提及台中著名的自然科學博物館,總會立即想到各種有趣好玩的科學展品,以及精采的恐龍展示區,其實位於場館對面的植物園也很豐富,是台灣第一座以熱帶雨林為主題的植物園,占地4.5公頃,中央有一座高達40公尺的玻璃溫室,裡頭模擬了熱帶雨林的環境特性,豐沛水氣滋養了400多種雨林植物,包括喬木、灌木、草本、蕨類等,不必擁有專業植物背景,抱持著觀賞的心情,也可以在這裡找到樂趣。
▲走進科博館植物園玻璃溫室,水幕從屋頂上灑落,營造出熱帶雨林的潮濕環境。(圖/陳晉生提供)
溫室裡認識雨林特徵
熱帶雨林地區由於長年氣候炎熱、水氣充足,孕育了地球上最高多樣性的生物群系,全世界有過半數的動植物都生存於此,因應這樣的氣候和環境,王瑞閔說,熱帶雨林植物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例如葉片較大,主要是為了增加吸收太陽光的表面積,也會演化出羽狀的複葉,使光線能夠從葉縫之間穿過,避免上層葉子擋住了下層葉子的生長。
另外,特別的幹生花也是熱帶雨林植物的特徵之一。由於熱帶雨林終年高溫多雨,一整年都是生長季,通常花芽生長速度較葉芽慢,當花芽轉為花蕾時,生長迅速的莖已經成了樹幹,因此產生花朵綻放於樹幹的獨特現象,在科博館植物園的玻璃溫室,就可以見到開出幹生花的砲彈樹,花朵造型奇特,顏色豔麗散發香味,果實也直接結在樹幹上,褐色球形,一顆顆就像是砲彈一樣。
若覺得喬木距離生活太遙遠,想一想家裡的觀賞植物,其實有不少都來自熱帶雨林,包括近年來很熱門的龜背芋、青蘋果竹芋等,都是血統純正的熱帶雨林系,常見的空氣鳳梨也是來自於熱帶雨林大家庭。原來,我們的日常中,處處都有熱帶雨林的足跡。想了解更多關於科博館植物園溫室的故事,可把握每日11:00和14:30兩場的定時導覽,每週三10:00前進場,還有免門票的優惠。
▲砲彈樹的果實直接長在樹幹上,十分顯眼獨特。(圖/陳晉生提供)
走出溫室,戶外的植物園全年不需門票入場,下午時分,聚集了不少來活動筋骨的阿公、阿嬤,草皮上還有家長帶著孩子在野餐,氣氛悠閒宜人。仔細逛遊其中,這裡針對台灣本土具有代表性的幾個生態區,進行造景,包括隆起珊瑚礁生態區、蘭嶼生態區、海岸林生態區、北中南部低海拔生態區等,不必舟車勞頓上山下海,就能一覽所有特色原生植種,整個園區合計有超過800種的植栽,數量豐富。
東協廣場 讓味蕾來引路
興趣,對他而言,植物就像是微觀文化的切片,買食材、逛超市、品小吃,這些稀鬆平常的生活瑣事在他的眼裡,背後都有精采的歷史和文化脈絡。
距離住家不遠的東協廣場是王瑞閔最常造訪的地方之一,老台中人都知道這裡前身為「第一廣場」,位於綠川西街,與台中火車站相鄰,由於聚集了許多東南亞商店、小吃及菜攤,又有「小東南亞」之稱,是外出打拚的移工與落地生根的新住民們,一解鄉愁的好去處,而在這個全球疫情持續燃燒之際,東協廣場內充滿異國情懷的小吃、零食,也滿足了一秒置身東南亞渡假的幻想。
市場裡的文化脈絡
王瑞閔建議可從廣場旁的成功路開始逛起,這裡除了有各種越南小吃,還有一家必逛菜攤,琳琅滿目的蔬菜和香料一字排開,除了叫得出名字的香茅、南薑、芭蕉花、小圓茄、空心菜等,其他一概十分陌生。在來自東南亞的店員解說下,才知道同一種食材,到了不同國家的人手上,會有不同料理方式,像是泰國綠咖哩中常見的小圓茄,到了越南人的手裡,會當作泡菜一樣醃漬後食用,滋味酸辣脆爽,十分開胃。
曾經為了尋找新鮮臭豆,王瑞閔在東協廣場四處詢問、累累碰壁,後來才在越南新住民的指點之下,赫然想起這種少見食材,要到會料理的印尼餐廳才有機會找到,越南並沒有食用臭豆的文化。這次經驗點醒了他,東南亞各國的文化是多元獨立的,必須分開看待。
▲位於成功路上的菜攤可買到各種少見的東南亞蔬果及香料,若有興趣,可向店員請教如何烹調。(圖/陳晉生提供)
順著東協廣場的手扶梯登上二樓,兩家大型的東南亞超市映入眼簾。紅色招牌的CLC Mart以商品種類區分廊道,飲料、泡麵、餅乾、零嘴、香料等各種產品應有盡有,除了東南亞商品外,還有部分來自韓國的熱賣品;黃色招牌的Big King Shopping Center以國家別劃分廊道,一覽無遺,方便快速取得所需商品,冷藏櫃還有販售新鮮的蔬果或香料,細細逛遊,不知不覺會消磨許多時間。不必擔心語言問題,兩家超市店員都會說流利的中文。
除了在食物裡可發現植物的蹤跡,王瑞閔說,印尼人很擅長利用熱帶植物,開發保養品、化妝品,像是荖葉牙膏、荖葉香皂、雷公根洗面乳、檸檬葉洗髮精等。
舌尖帶路吃遍東協
如果是泰國料理愛好者,那就不能錯過位於三樓的「K. JOY喬伊小姐泰式料理」,鮮橘色的牆面為其招牌,攤開菜單,各種經典泰國美味都能在這裡吃到,店家還讓客人自由選擇不同的辣度,不僅道地,也貼心台灣人不嗜重酸重辣的味蕾。泰式料理使用大量蔬果、香料等熱帶植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台灣人也很熟悉的「打拋」系列,打拋其實就是一種香料,名字為「聖羅勒」,過去台灣未引進聖羅勒,因此多用九層塔來取代,除了拌炒豬肉,用來炒牛肉、雞肉、海鮮、皮蛋等都十分對味。
店內也有供應罐裝的羅望子果汁,酸酸甜甜,相當誘人。羅望子是東南亞料理中,時常用來取代醋的食材,應用廣泛,可做咖哩、煮湯、沾醬,超市內也常見做成果醬或糖果的成品,在東協廣場內外周邊都能輕鬆買到。
若想嘗試特色越南料理,王瑞閔推薦點一份「薑黃煎餅」嘗嘗,染得鮮黃的煎餅內,有豆芽、肉末等,搭配生菜、紫蘇、薄荷一起食用,滿嘴都是蔬菜的鮮甜與香氣。由於印尼的穆斯林人口眾多,為了嚴守清真戒律,東協廣場的印尼餐館大多聚集在建築物的外圍,王瑞閔推薦可到綠川西街175巷的「AKUI阿貴印尼料理小吃店」,各種炸物和烤物是很容易勾起味覺的入門款。
不需要看懂印尼文、越南文,或是泰文,在東協廣場用舌尖帶路就對了!
植物景點加碼台中公園
除了前述三處可觀察熱帶雨林的據點,王瑞閔說,歷史悠久的台中公園也是他欣賞植物的口袋名單之一,園區林木蓊鬱,有相當多的大樹,熱帶雨林樹種如羅望子、金龜樹等,都可以在此觀察到。
帶遊達人—胖胖樹王瑞閔
熱帶雨林植物的愛好者,私人收藏的熱帶植物達1,000種,著有《看不見的雨林》、《舌尖上的東協》、《悉達多的花園》等書,期許自己如果一輩子只能做好一件事,希望可以為台灣留下更多熱帶植物文化資產。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