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詹婷惠報導
每當天氣漸漸熱起來,口感鮮脆、滋味清爽的蘆筍,是民眾餐桌的最愛之一,農委會表示,蘆筍產期落在每年2至6月,蘆筍不只有綠色,還有白色及紫色,在生長過程中,筍尖露出地面就變綠,若覆蓋土壤不受陽光照射,就會保持白色。歐洲人喜歡吃白蘆筍,台灣較常見綠蘆筍,紫蘆筍則花青素含量高,產季也更長,可以從3到11月。
▲每當天氣漸熱,鮮脆、清爽的蘆筍料理,成為民眾餐桌的最愛之一。(圖/Pixabay)
農委會指出,蘆筍屬於溫帶植物,原產於地中海岸,在歐洲栽培有2000年以上歷史,被稱為「蔬菜之王」,蘆筍含有重要的營養素葉酸,每100公克蘆筍的含量,就足夠人體一日所需,還有集中筍尖的維生素A、B1、B2及蛋白質,以及其他蔬菜較少見的天門冬醯胺,被視為絕佳的養生蔬菜。
農委會表示,如果加熱過高,葉酸會流失,快炒、汆燙方式較能保留營養;要特別提醒的是,蘆筍雖營養好吃,但普林含量也很高,痛風患者必須忌口。
▲蘆筍營養價值高,有「蔬菜之王」美稱。(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此外,農委會也教民眾選購蘆筍的方式,不管選購哪一種蘆筍,「新鮮」為首要,以形狀挺直質地硬實、筍尖花鱗片緊密、表皮鮮亮光滑為佳,嫩莖手折即斷,代表沒有老化。由於蘆筍鮮度很快就降低,組織會纖維化而變硬,農委會建議可先汆燙過涼水,就能冷藏備用;若是生蘆筍,則可以用吸滿水的紙巾包住根部,直立放入冰箱,可延長保存期限。
▲挑選好吃蘆筍,可以從「形狀、筍尖、顏色」為判斷標準。(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