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不少人吃饅頭,但你知道饅頭的來由和差別嗎?台灣人吃的「饅頭」沒有包肉,包肉的稱作「肉包」,但中國大陸有些省分的「饅頭」卻又有包肉,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落差?這就要從三國時代「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後談起。
▼ ▲ 諸葛亮發明饅頭有典故。(圖/資料照)
當時諸葛亮帶著蜀國大軍南征,征服了南蠻首領孟獲,三國演義中談到諸葛亮為降伏人心,共捕捉了孟獲七次、放了七次,最終孟獲心服口服,同意歸降,這段過程後來被不少歷史學者質疑真實性,但降伏事實則是無庸置疑。話說諸葛亮降伏孟獲後,帶著大軍班師回朝,結果到了瀘水要渡河時,遇到狂風暴雨、江河氾濫,導致無法過河,已被降伏的孟獲為表忠誠立刻獻計說「此處由於長年征戰,死去的人怨念集結,經常出來作怪,按照習俗,只要獻上七七四十九個人頭,就能平息冤魂。」
由於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想著「南蠻未開化,所以有這樣的觀念,但又必須讓他們心服口服。」於是心生一計並下令「將麵粉做成人頭的形狀,並將牛、羊肉剁碎塞入,蒸熟後即可替代人頭,並平息怨念。」孟獲半信半疑的遵循軍令,將諸葛亮所說的替代品丟入江河之中,過不久果然雨過天晴,孟獲與其族人歡呼不斷;不過,諸葛亮其實早知天氣變化只是自然現象,與冤魂並無關聯,這樣做除了改變當地陋習外,也是為了讓孟獲更加信服。
▲ 諸葛亮發明饅頭有典故。(圖/資料照)
之後這樣的做法也在當時的中國流傳開來,由於當時孟獲所處之地被認為是未開化之地,被稱作是蠻夷,由於起因是為了替代人頭祭祀,因此又被稱作「蠻頭」,最後演變成現在的「饅頭」、「肉包」、「菜包」等各種口味,所以才會出現各區域對於「饅頭」是否包肉,概念上有所不同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