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法國學者:北約結盟穩固 已完全意識到中國野心

北約14日高峰會後公報指中國構成系統性挑戰。法國學者波恩達茲指出,峰會顯示北約結盟依舊穩固,且儘管俄國仍是最大威脅,但已完全意識到中國的野心。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14日在布魯塞爾召開高峰會。圖為2019年NATO在倫敦開會情形。(圖/翻攝自twitter.com/NATOpress)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14日在布魯塞爾召開高峰會,會中除了談論傳統威脅俄羅斯的侵略行徑外,更首次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與國際政策表明立場。

法國為北約創始國之一,並被媒體認為是除了美國與土耳其之外,唯一能以自身軍力對抗外在威脅的國家。加之2019年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曾批評北約「腦死」,因此法國在峰會立場格外引發關注。

中央社記者專訪法國策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FRS)波恩達茲(Antoine Bondaz)。對於隨著美國重返多邊主義,北約是否真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所言「復活」?

波恩達茲表示,即使有過政治紛擾,北約結盟一向穩固。不過拜登當選還是有助於強化被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削弱的跨大西洋連結。現在「不僅美國在歐洲國家形象大幅改善,盟國之間的談判也重回理性」。

這次的峰會將成為北約預計明年修訂「2030戰略概念」的基礎,這個計畫已有10年未更新。波恩達茲指出,北約接下來幾個月的關鍵議題在於制定新的策略概念,以利納入盟國面臨的新實質威脅。

他強調,北約的關係基礎並未受到質疑,歐洲仍視美國為保障安全不可或缺的夥伴。有鑑於此,他認為歐洲增加策略自主性的需求時常遭到誤解。「其目的不在於脫離或排擠美國,而是確保歐洲能有分析、決策、自主行動的能力,並與美國互相配合。」

北約會後公報10度提到中國,指中國構成「系統性挑戰」,對於這項前所未見舉措的象徵意義,波恩達茲表示:「比較今年及2019年首次提及中國的兩份公報,會相當有趣且具有啟發性。」

2019年,中國議題只在第6條中用一句話帶過,內容強調北約注意到中國,沒有任何關於威脅認定的典範轉移,更未出現任務調整。

而今年,中國自公報第3條開始出現,其中第55條和56條集中提及中國。清楚且事實地指出,「中國的明確野心和獨斷行為,對於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北約安全相關區域,構成系統性挑戰」。

他分析:「在這18個月中,北約對中國的改變相當清楚,不僅確切意識到中國的威脅,也清楚地向它表達要求。」

當被問及北約對中國新策略時,波恩達茲表示,北約不稱中國為「敵人」,且除了中國,北約更面臨俄國等的軍事威脅。北約的目的不在於「創造新的對手」,這也和部分中國分析師所說的完全相反。

然而,中國日益影響盟國安全不容忽視。2020年1月,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歐洲議會上聲明:「並非要把北約移到南海,挑戰在於中國正接近我們,在網路上,或透過在非洲、北極圈大量投資重要的基礎建設。」

波恩達茲指出,儘管目前策略還需要等上述提及「2030戰略概念」出爐,才能清楚知道中國被賦予的位子。波恩達茲以北約副秘書長高特莫勒(Rose Gottemoeller)造訪北京,以及香格里拉對話為例,強調兩方對話的重要性,「為了避免誤會與曲解,與中國維持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歐洲國家對於中國態度仍見分歧,中央社記者提問法國面對北京的立場,對此波恩達茲回覆:「部分把中國視為潛在威脅的歐洲國家,事實上都是較無力面對該國的,他們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在政策上支持美國。」

波恩達茲解釋,儘管日後發展猶未可知,但目前俄羅斯的威脅的確大於中國。「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暗殺北約境內的俄國公民、操縱資訊並干涉歐洲選舉過程。這不代表中國未來不會這麼做,但目前在歐洲並非如此。」

至於法國立場,波恩達茲說:「法國相對謹慎,儘管第一線面對中國日益增加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印太地區,法國在該區有160萬公民;此外非洲及網路也可見中國野心。巴黎試圖面對這些挑戰,但是要以最適切的規模與方式,不一定是與北約,而是透過特定模式,包括與澳洲、印度和日本等印太地區夥伴關係。」

中央社
#國際頭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法院邀請考試院正副院長、委員進行詢答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