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保祥/綜合報導
美國職棒對於小聯盟的薪資超低是眾所皆知,《SPORTING NEWS》記者Ryan Fagan在2月中旬報導,小聯盟2021年薪資上升,不過3A沒進40人名單選手,年薪只有1萬4700美元(約合新台幣41萬4246元),這大約是台灣中華職棒(CPBL)洋將月薪的一半。
▲江少慶在小聯盟8年沒有進過40人名單。(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報導指出低階或高階1A從週薪290上升到500,2A則是350上升到600,3A則是502上升到700美元,MiLB去年因為疫情全季取消,2021年恢復球季後縮短賽季到21週。
由此計算,1A選手年薪為1萬500,2A為1萬2600美元,3A則是1萬4700。
根據MLB與球員工會(MLBPA)協議,如果小聯盟選手進入40人名單,首年度最低保障薪資會上升到4萬6000,第2年會上升到9萬3000美元,自由契約選手當然可以自己談定不同薪水。
這篇文章也比較美國職棒與與其他項目的小聯盟體系薪資差距,MiLB確實是低很多。
例如NBA的發展聯盟(G-League)最低薪3萬5000美元,NHL下屬的AHL為5萬2000,美職的小聯盟卻是一半都不到,低薪持續受到美國媒體討論,希望MLB球團更多保障小聯盟選手生計。
▲小聯盟去年球季取消影響很多棒球選手生計,左投Dillon Overton(歐飛登)選擇到台灣打球。(資料照/記者劉彥池攝影)
台灣職棒不管是本土還是洋將薪水近年來暴衝趨勢,今年到CPBL的外籍選手只有1人月薪不到2萬美元,其餘都是2萬2000起跳,月薪3萬美元現在也不算特別行情,對於年過27歲卻無法在大聯盟固定出賽的「4A選手」來說,亞洲職棒待遇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