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全國碳市場啟動 首批僅納入電力行業

中國全國碳市場今天正式上線交易。這項制度過去10年間已在7個地方試點運行,目前全國碳市場首批僅納入發電行業,但未來5年內,8大高耗能行業都可能納入,以政策發揮節能減排的效益。

▲中國全國碳市場今天正式上線交易,當前全國碳市場首批僅納入了發電行業。(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根據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今天早上全國碳市場啟動儀式於北京、上海、武漢3地同時舉辦,開始上線交易。

從2011年起,國家發改委宣布於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等7個省市設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其後經過近兩年的籌備,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於2013年率先建立,其餘幾家試點交易市場也在隨後一年內相繼建立。

報導說,這7省市的碳交易試點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等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截至今年6月,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達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人民幣114億元(約新台幣490億元)。

報導指出,當前全國碳市場首批僅納入了發電行業,但「十四五」期間(2021年到2025年),8大高耗能行業餘下的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造紙、電力和航空等可能將全部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1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也指出,結合國家排放清單的編製工作,生態環境部已經連續多年組織開展了全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數據核算、報送和核查工作。

報導說,相對於政府徵收碳稅,碳排放權交易是基於市場、更有效的節能減排政策工具。在這個交易體系中,各行業排放溫室氣體的總量限額一般由政府設定,並將排放權以配額的形式發放給控排主體。

中國目前的採取的是相對總量控制的配額計算方法,根據發電總量確定當年的配額總量,再根據各主體單位的發電機組情況按比例分配。基於控排主體實際排放量與配額之間可能產生的落差,配額可以在市場上發生流動和交換從而產生經濟效益。透過總量限額的逐步減少,促使企業自發進行能源結構低碳化轉型。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選罷法》立院可能表決!民團院外集結籲別硬闖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