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癌細胞轉移接受化療後,目前病情穩定,那我應該可以停藥了吧?」這是臨床上常遇見乳癌轉移患者的問題之一,新光醫院乳癌中心主任鄭翠芬醫師指出,許多轉移性乳癌患者在癌細胞轉移接受化療後(約6-8次療程)病情穩定,常以為就此中止治療;其實,雖然化療結束了,但是微小癌細胞還是有可能存在身體裡的血液或淋巴中,依病況有些轉移性乳癌的病人可以考慮採用「節拍式藥物治療」,來抑制癌症再度復發。
鄭翠芬醫師解釋,所謂節拍性治療就是化療藥物以口服方式給予。用規律的、緩慢的、低毒性的方式給藥,可讓病患體內營造出不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但對服用者的身體卻又不造成副作用。因為癌細胞經由全身的血液循環、淋巴傳送,在身體各處都可能潛伏,,或許病灶只是暫時消失了,卻不代表癌細胞已完全殲滅,因此不可掉以輕心;曾經有些轉移性乳癌病患在第二線化療結束後,以為完全治癒了,後續回診也較不規律,幾年後卻發現癌細胞又轉移至其他臟器。
鄭翠芬還收治過一位75歲的病患,到院時已經轉移至肺部,因年事已高,身體無法承受靜脈注射化療,採用口服性化療藥物, 病情穩定,現仍在持續服藥中肺部病灶也控制住。所以對於年長的乳癌病患,用口服化療控制病情也是一種好的選擇。鄭醫師鼓勵病患,隨著醫藥進步,藥品日新月異,癌症治療已朝向「提高療效、降低副作用」為治療目標,有時也可以不需要經常往返醫院。
根據2014年全國乳癌病友協會問卷統計,乳癌患者的願望,第一名是出國或長途旅行、其次是不需依賴家人以維持日常生活。但是為何這日常小確幸卻變得如此遙不可及?因為化療會帶來的落髮、噁心、嘔吐倦怠等副作用,都讓患者日常生活產生巨大改變,更遑論是外出旅行了。但是鄭醫師強調,乳癌已經不是不治之症,臨床上有許多病患出現第二、甚至第三處轉移時,仍舊持續服藥抗癌,甚至要出國旅遊也都是有可能達成願望,患者要有信心並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10月是全球乳癌月,提醒女性不該忽視乳房自我檢查、預防乳癌的重要性;鄭翠芬醫師指出,女性要預防乳癌,自我檢查是關鍵。生理期結束後一周,是胸部最柔軟的時候,女性可利用沐浴時在身上塗抹肥皂,觸摸胸部是否有硬塊。
醫師叮嚀,檢查時切勿同手同邊,檢查那側的手臂需提高,以另一隻手來檢查,且每兩三個月應自我檢查一次,若是發現有單邊、非對稱性、定點疼痛或有硬塊,應盡早就醫檢查。而年齡超過30歲、家中一等親內的家屬曾罹患乳癌的女性,應1-2年就醫做一次檢查;無家族病史的40歲以上女性,則應每1-2年檢查一次。
資料來源: http://healthnews.com.tw/